自己都那么苦,怎么让孩子笑起来?
插画家anna emilia作品
带孩子的路上,永远是妈妈先笑
你是否也希望孩子每天快乐,心态好,听话,自信……
有个发小,说希望未来自己的孩子能像糖糖一样即可。
赛赛!这算不算是向大家宣布自己的铁粉身份来向我表白?
我一厢情愿地决定,算!
她说最喜欢的是我那种“妈妈状态”---“走心走脑的傻逼”。
WHAT!?居然说我是“走心走脑的傻逼”。
“对啊,谁能像你一样啥都可以接受?孩子随时随地光脚,ok!任何零食饮料,ok!一句不和就哭,ok!满地乱爬,全身涂鸦,各种尝试新鲜事物……都ok!看起来都不是亲妈干的事,但又都很有道理的样子,这样带孩子又轻松,又健康。”她说。
是哦,回想起来,带孩子的路上,学得更多的是我自己,花最多功夫的地方也在自己身上。与其说和孩子战斗,不如说我和自己斗了好久好辛苦又好有成就。
和自己斗的结果就是,我先笑了,什么苦都没有了。
插画家anna emilia作品
到底要怎么做,妈妈你才满意?
这样的对白一定很熟悉:
妈妈说:“宝贝儿快点吃!”宝宝大口大口吃,妈妈连忙说:“慢点,慢点,不急。”
妈妈说:“快快快,电梯到了,快点啊。”宝宝快步跑来,妈妈连忙说:“别跑那么快,慢慢走。”
妈妈又说,算了,妈妈,你能闭嘴休息一下吗?
这些对白里,大家是否看见家长内心的矛盾了?那些有“选择综合症”的就是和自己吵架的人,这些指挥自相矛盾的人,就是通过孩子完成了“和自己吵架”的过程。
孩子有很多讨好行为,他们不知道什么大道理,只知道怎么做才可以让妈妈高兴一些,所以他们就配合着这样,那样地做了。
可是妈妈笑不出来,孩子怎么做都是错!
插画家anna emilia作品
看见的都是消极,怎么让孩子积极起来?
“动作慢”,“懒”,“声音大”,“没礼貌”,“手乱摸”,“眼睛看哪”,“不是这样拿的”,“不对”,“别乱讲”……
家长当得比警察都严!大马路上,交警管严一点,多看你两眼,都恨不得挖了他眼睛,掘了他祖坟。自己却比狗仔队还盯得死,24小时不间断。有的连孩子睡觉都不放过,睡姿不对,翻身不好,有家长提问:“露老师,我孩子睡觉时和爸爸一个姿势,怎么纠正?”
我回复:“您能放松睡会儿吗?”
研究显示,妈妈平均每天对孩子说的话里有1062句负能量语言,其中只有26句赞美。
天才都被说傻了好吗,自从看了这些研究结果后,我就暗自告诫自己:少说话!!!
能做动作就不说话!能说一个字,绝不说一个词;能说一个词,绝不说一句话;能说一句,绝不说一段话;
说话简单,不说话才难啊!
看见简单,看不见才难呢!
对“缺点”极度敏感的家长不容易!你以为缺点那么好找呢?要全神贯注,一刻不能放松;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还必须要亲力亲为,保证每天定时定点定量地传递1062句负能量……(看到这里,就知道自己怎么把自己累S的了吧。)
插画家anna emilia作品
好坏就是双生姐妹
网上两个经典段子,一定要分享给大家:
愿意牺牲一生为孩子,
却不能陪孩子哭一会儿。
“如果我有个女儿,愿意为她付出我所有。”
“妈妈,我要吃雪糕。”
“不行!”
啊哈哈哈哈,每次看到这两段对话我都要笑,这两个家长就是目的明确:你成为我认为的“好孩子”。一点都不拐弯抹角,打着“伟大家长”的大旗,一本正经地干着不正经的事情。
优点不是应该的,缺点也不是万万不应该的。
简言之:优点缺点是一个东西,好坏是双生姐妹。
总不能说只喜欢美味的食物,不喜欢恶臭的粪便,于是人就只吃不拉吧?那是个整体,会笑就会哭,有主见就会有意见,一个力气大的孩子,就会打疼你。
坏事发生,好事会跟随而来,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
插画家anna emilia作品
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什么?
一张白纸上,一滴墨渍。
你死盯着墨迹时,就忽视了整张白色的底。
一次我打工作电话,糖糖吵着要我陪着玩,看我不理她就在旁边敲打地面,越来越大声。我说:“还记得垫脚尖走路吗?轻轻地那样。”我做了一个轻轻的垫脚尖样子,她立马开始模仿。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的“变化”,积极认可她的改变,“谢谢你理解我打电话,轻轻地走路不打扰我。”我真的在欣赏这个孩子,那一刻没有任何目的。
任何有目的,讲条件的爱,都是僵尸爱!从给孩子身上汲取回报,实现梦想,那不是爱。
没有任何目的的爱,才是母爱。
光脚,吃零食,做鬼脸,吐得一身都是,哈哈大笑,鬼哭狼嚎,哭闹,打人,骂人……这些人人都干过的事情,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我看见的是我的孩子。
那个爱笑的自己,才能带着那个积极快乐的孩子,在这不正经的社会里一本正经地狂奔。
-End-
*关于作者丨谭露Lucia:电视节目主持人;父母培训课程【超级爸妈】创始人;《幼儿情绪卡片》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关注: 超级爸妈谭露Lucia 持续分享更多育儿内容。
*文章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