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我想逼你,而是我不想你长大后悔”┃家长必读
没有一个父母希望孩子是被自己逼迫着成长的,父母也希望孩子带着兴趣和热情去学习。
但是如果孩子自己无法成就自己,那么父母的逼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成全。
很多逼孩子学习的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心声:
孩子,不是我想逼你,而是我不想你长大后悔!
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长大后开始责备父母:你为什么当初没逼我?
所以,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长大后不要有遗憾,从小就逼着孩子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
作为父母,必须要替孩子做正确的决定,逼他们一把,这样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曾经,朋友圈里一张“小P孩作息时间表”的图引发了网友热议。
按照这张作息时间表,“小P孩”每天从5点起床,一直要各种学习到23点才能睡觉。
每天学习18个小时、睡眠6个小时,如此勤奋的学习,让不少看到时间表的网友感到惊讶。
而制定这份作息表的人是从北大毕业的刘女士,她也因为给9岁儿子制定的这张作息表爆红网络。
说起自己给9岁上小学的儿子做的作息时间表爆红,刘女士连呼没想到:
“我真的没想到这件事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很多人都甚至认为我是变态,可我和很多北大的同学聊过,他们都觉得很正常,培养时间观念和自律习惯真的很重要!”
很多家长不认同她的做法,认为孩子不应该有太重的学业压力,应该有个幸福童年。
但刘女士并不这样认为,她说:“要想未来轻松一点,从小就要辛苦一点,我爸爸说过,小孩子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学习!现在不学习以后就会被社会淘汰。”
不过也有人很认同这位妈妈的做法,并感叹道:“孩子长大会感谢妈妈的,因为他比同龄人出色!”
在刘女士的严格的要求下, 儿子各方面发展相当不错。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没有他妈妈的严格要求,他也不会把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得很好。
相信这位北大虎妈也很爱儿子,但是她依然狠下心去逼孩子学习各种技能,就是为了让他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在长大以后不会因为虚度了光阴而后悔。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以及对新的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强,如果抓住这段学习的时光,那他一定会进步得更快。
希望每一位被父母严格要求的孩子,都能够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
父母不逼你,那你怎么能成才?
被父母严格要求的孩子小时候或许都会埋怨父母,但当长大之后就会明白父母的一番苦心。
孩子,你曾经吃过的苦,总有一天会笑着讲出来。人生其实很简单,无非就两种模样:先苦后甜,先甜后苦。
很多人或许都曾在放弃努力后,后悔当初没人逼自己一把。
有一对兄弟怪母亲小时候没给自己报兴趣班,否则应该掌握了很多特长。
“如果从小培养我,我也会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或者吹小号……”
一直以尊重孩子想法为傲的母亲很委屈,“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大儿子反驳:“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就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教育我。”
几句话,把母亲弄得哑口无言。
其实,大儿子提出的“悖论”,在很多家庭中都上演过。
关于要不要逼孩子学习,一直都是摆在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方面,父母都盼着孩子有一技之长;
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自由快乐,看到他们学得不情愿,也会心软。
不少人长大后会因为小时候过得轻松而后悔不已,觉得如果父母再逼他一把,现在就不会混得这么差了。
每一位孩子都需要多理解父母的苦心,要认同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父母如果不想让孩子长大后留下遗憾,就要承担起责任,在孩子想要放弃某项学习的时候,逼孩子一把,陪孩子熬过去。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在适当的时候逼自己一把,才能在未来看到更美的风景。
孩子,不要觉得学习辛苦,学多一样本领,学多一项技能对你百利而无一害。
你现在逼自己多学一样本事,以后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今天你多一份底气,来日就多一份生活的选择。
父母现在逼你,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为了你以后能够出人头地,能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