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与熊孩子的区别!父母别装看不到,别让你缺失教育毁了孩子

文 / 萌宝教育
2019-04-11 11:06

当初刘烨5岁的儿子诺一参加节目时小小年纪就展现了“暖男”的一面,让网友大呼“暖哭了”,他懂得疼爱妹妹,会关心同伴,能用小小的肩膀呵护小伙伴,用稚气的童语安慰别人。这样一个好孩子,看了就能明白他的父母特别懂得教育,一眼就能看出和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熊孩子区别巨大。

熊孩子VS好孩子

区别一:常说“不”与常说“好”

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这样的场景:

商场里一个小孩躺在地上大声哭闹非要买一个玩具,任家长怎么说都不行,那哭起来的气势就是不把玩具闹到手不罢休。你会听到这些孩子们口中最常说的词就是“不!”“我非要!”。

广场上几个小朋友凑在一起玩,一个熊孩子抢了另一个孩子的玩具,当别人想拿回来时他却手一拦:不!不行!你别拿!

熊孩子常常将自己需求放在第一位,但是家庭教育好的孩子知道与人分享,也能听懂道理和条件,不会无止境的闹。从一个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到父母在日常生活里解决争端的处理方式。

区别二:没规矩与懂礼貌

过年有很多的聚会,偶尔会遇到一些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时,还没顾得上和别人打招呼,就急匆匆地玩起小主人的新鲜玩具,让大人们十分汗颜。

熊孩子遇到熟人嘻嘻哈哈只顾着自己被周围新鲜的环境吸引,但是家教好的孩子会先问好,显得彬彬有礼。为人礼貌会让周围人心情舒畅、如沐春风,有利于人际交往的建设,良好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明白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能让自己和周围人都开心。

区别三:破坏规则与遵守规则

熊孩子平时在家里很少有“规则”的概念,通常哭一哭、闹一闹,家里的大人都会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在他们的脑海里并不懂得什么叫做“规则”,因此常常会成为破坏规则的人。

好孩子的家庭善于跟孩子沟通,他们懂得规则的意义,明白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遵守这些规则,忍住眼前一时的诱惑,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区别四:不认错与敢认错

熊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常缺失“是”与“非”,他们的家长为了图省事,总是用一种“只要别给我找麻烦”的态度对待孩子,于是熊孩子常常不敢承认错误,因为这就意味着父母的“怪罪”,他们不愿意承担这个可怕的后果。

好孩子的父母在面对一件事情时候,却会跟孩子分析原因、利弊和结果,让孩子明白事件本身的影响,并不在乎表面上的对错是非。在这样教育下的孩子,不觉得“认错”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相反勇敢的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上的错误行为,会被认为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会得到别人的赞扬和信任。

区别五:小聪明与有主见

如果说一个熊孩子很聪明,那么他表现出来的行为通常被称为“小聪明”,比如在分得的零食里是不是占了便宜,在和小朋友玩耍时有没有霸占着玩具,或者是在学习中有没有偷奸耍滑的作弊行为。他们聪明用在错误的地方,只计较眼前的小利益得失。

但是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在做事情上会显得非常“有主见”,一旦他发觉事情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会勇于向同伴或成年人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这些想法并不成熟,但并不阻止他们对事物的思考。这样的孩子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更有掌控力,能够很好的处理事情和人际关系。

别看一个小孩子很多行径看起来“天真”“稚气”,看是却能明显地看出来谁是熊孩子谁是好孩子,背后不同地家庭教育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要成为别人口中的“熊哈子”,而是成为他们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好孩子”,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