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胜过告诉他一百种道理,将来孩子会更胜一筹

文 / 茹钰妈妈
2019-04-12 12:02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就如同没有天生就乖巧的儿女,第一次做人,第一次为人妻,为人父母,第一次为人子女。热门韩剧《请回答1988》中的父亲对着不受宠的二女儿说:“德善请原谅爸爸吧,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一位父亲意识到自己因为一些事情没有考虑的女儿感受说出的话,说得太对了,相信天下的父母看到这一幕时都会忍不住流泪的,可是想想自己家的熊孩子,一点都没有体谅自己身为父母天天操劳的辛苦。

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哪有不懂事的儿女

之前和一个超级妈咪一起共事,嗯,她就是那种典型的育儿有方又事业有成的妈咪。和大多数人抱怨养娃太辛苦不一样,她是以育儿为乐事的人,不仅把女儿培养得聪明伶俐乖巧懂事,而且把快乐养育作为事业。反观我小姨和她孩子的关系,那别提育儿有方或者母慈子孝了,能不一天天为了一点小事吵架就不错。

小姨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虽然谈不上为了过日子而节衣缩食紧巴巴的,但确实家里实行“计划经济”,不能为了生活消费之外的多余支出挥霍,可偏偏表妹是个混不吝的主儿,爱打扮,和朋友攀比,死要面子的性格导致母女俩时常争吵不休。作为旁观者,她们没有一个正常的沟通,慢慢平心下来谈一次,试想,天下哪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呢。所以,适当的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化解家庭矛盾,当然身为子女,父母又何尝不是你这一生最亲近的人呢,把和善的那一面留个陌生人,偏偏把最不近人情的一面留给了最亲近的父母。

去年的热播电视剧《知否知否》中,林小娘对待其他人是何等凶狠泼辣,可唯独对自己女儿墨兰是百般的疼爱,不惜用付出生命的代价去争夺留给下一代的利益,千般安排,万般谋划,不择手段,都是为了去疼爱自己的女儿,想想林小娘也许不是个好人,但可谓称得上是为好母亲,剧中有一句台词“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思就是是说父母如果爱自己的孩子,都会为他的长远做考虑,刺疼了多少父母的心啊。

爱就是最长情的陪伴

曾经为了缓解女儿敏感期的各种问题,我的一位有自己想法的朋友硬着头皮啃了N多育儿专著,没少咨询育儿专家;女儿口语和动作发育晚于同龄的孩子,她几乎把所有工作外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女儿,当大家都回家刷手机看电视,她用心去陪女儿读绘本、做手工、玩游戏,从2岁到9岁居然就这样坚持了下来;当大家都宁愿宅在家,她却带着女儿走遍各个城市的博物馆、科技馆和图书馆,和女儿一起成长……

所以所谓爱,就是最长情的陪伴,陪着孩子经历生活的点点滴滴,数着时光慢慢流走,看着院子里的岁月光华,花开花落。

你就是你孩子最好的老师

知子莫若父,你知他冷暖,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做他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好老师。

孩子的成长期间,最多的时间是和父母度过的,所以,孩子的启蒙第一人正是父母,生活上你是怎样对待事物,处理问题的,这一期间孩子的高度敏感性和极强的学习能力都会看在眼里,以后也会学着怎样去看待事物。

另一方面许多父母为了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天性,从而不会误解孩子的种种行为,因为过于谨慎唯恐自己一个不小心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什么重大影响。其实不然。其实培养孩子,并不是在培养天才,放平心态不焦虑,孩子也能在这份平和的氛围中逐渐完善自我。

告诉他一百种道理,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同事向我诉苦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了,隔一段时间就说“这孩子,怎么怎么”,“这孩子又怎么怎么”,最常挂在嘴边的是,这孩子,不催着永远不知道写作业。

道理讲了一千遍,他记住了吗?

我真的很想对她说,不要急着只给孩子讲道理,先试着给孩子培养一个好习惯吧。

我的小孩今年也上小学一年级了,学校的班主任是一名年近五十的老教师,在一次家长会中,老师用照片和视频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入学半年的变化。

照片里展示的不是孩子们的作业,也不是孩子们小测试的成绩,而是孩子们整理书桌、排队等待、合作游戏以及参加文艺活动的瞬间。

老师告诉家长,低年级的孩子养成好习惯比一味追求成绩更重要。老师曾带过十几届学生,长大后能够全面发展的孩子大多数都在低年级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一个能够自己动手根据书本的不同种类而分类整理书包的孩子,在将来的有序解决问题方面可能就会更胜一筹;一个能够排好队耐心等待他人的孩子,将来更有可能是一个理智稳重有韧性的人。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茹钰妈妈”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