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亲情:那个你最看不上的孩子,才是真正孝顺你的人
作者:牛油果
中国式亲情就是这样,你越宠溺的孩子离你越远。
01
去年,母亲在养老院伺候外公的时候,看到了许多人间冷暖,她不禁感慨道,最孝顺老人的大多数是家里最不受宠的那个孩子。
养老院有个80多岁的李阿姨,饭后散步的时候摔断了腿,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
李阿姨的两个女儿连忙赶来伺候,还想通知弟弟一起来,李阿姨赶紧阻止道,我儿子工作那么忙,就不要麻烦他了。
女儿不高兴了,她们一个辞了职,一个放着家里孩子们不管,都跑过来照顾老人。并不代表她们很闲,而是有孝心。
她们还是背着母亲打电话给弟弟,弟弟听说母亲摔断腿,敷衍了几句就说自己太忙没空来看母亲。
姐姐们再一看,弟弟的朋友圈每天晒一些吃喝玩乐的照片,哪里像很忙的人,压根就是不孝顺。
两个女儿轮流伺候了李阿姨两个多月,有一天她儿子终于出现了,买了一点营养品来探望,李阿姨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儿子孝顺。
图片来源:电影《桃姐》
后来,李阿姨腿好了,心脏又衰竭住院,医生说李阿姨时日不多了。
两个女儿打电话给弟弟,把母亲的情况告知弟弟,让他请几天假,来医院陪母亲过最后的时光。
母亲在弥留之际,不停的唤着儿子的乳名,那个她心心念念的儿子也没有出现,直到老人去世了,儿子才过来办理后事。
李阿姨走后,她的儿子拿着老人生前的遗嘱,独自继承了老人的房产和存款。
看着遗嘱书上的签名和手印,还有公证书,以及老人生前录的视频,两个女儿很受伤。
在中国有个很奇怪的现象,越得宠的孩子,长大以后越不孝顺。而越不被父母重视的孩子,长大后却很孝顺。
02
朋友贝贝在家里排行老二,是父母最不喜欢的孩子。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爸爸妈妈第一个给姐姐和弟弟吃,她只能吃他们剩下的。
她考试全班第二名,回来后是要挨罚的。而姐姐和弟弟考第十名,父母都会奖励他们。
母亲回娘家走亲戚,不是带姐姐去,就是带弟弟去,贝贝也想去就会被母亲嘲讽长得丑带不出门。
贝贝很努力的学习,帮着母亲干家务,听话又懂事,却无法引起父母的重视。
贝贝知道,父母喜欢姐姐,因为姐姐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他们喜欢弟弟,因为弟弟是家中唯一的儿子。
青春期的时候,贝贝也恨过父母,但最后她还是把这份恨自己消化了,她化悲愤为力量,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人到中年以后,贝贝父母已经步入晚年,贝贝在上海定居,买了大房子把老人接回来住。
老人家却总惦记大女儿和小儿子,但是大女儿和儿子很少打电话问候老人。
发大水的时候,老人家里的老房子被水淹了,也不敢打电话让老家的两个孩子帮忙去看一下。
他们不联系父母的原因是,不想给赡养费,他们知道自己被父母偏爱,所以父母也不会怪他们。
贝贝和父母住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
父母就会夸贝贝的姐姐和弟弟好,贝贝就会问,他们对你们好,为什么连个电话都不打给你们?
父母哑口无言,贝贝也觉得很受伤,她一直被父母忽略,可是她却愿意孝顺老人。
03
电影《桃姐》里面有这样的一幕,养老院里有个老人每次都是女儿来探望,她的表情总是冷冷淡淡。
她盼望着儿子来看自己,可是每次都是望眼欲穿。过年了,女儿把她接到自己家过年,她还在等着儿子来接她。
可是直到老人去世了,儿子也未露过面,原来老人生前早已经把全部财产给了儿子,随后被遗弃在养老院。
女儿定期来探望她,给她支付高昂的费用,最后也是女儿给她送终。
老人临走前才意识到,那个她不重视的孩子,才是真正孝顺她的人。
图片来源:电影《桃姐》
教育专家说过,小的时候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十有八九不孝顺。
吃饭的时候,你把好菜都留给偏爱的孩子,他就会忘了尊重大人。
家里所有的一切,都以偏爱的孩子为中心,孩子就真的把自己当回事,不把大人当回事。
而那个被父母忽略的孩子,躲在得宠的孩子光环里自由发展,他默默的努力,用行动证明自己并不比其他兄弟姐妹差。
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父母都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那个被偏爱到有恃无恐的孩子,习惯了特殊待遇,一旦父母老了帮不了自己,就会怨恨父母。
而那个不被父母疼爱的孩子,他更容易理解父母,不被人当回事的孩子,都懂得感恩和珍惜。
中国式亲情就是这样,你越宠溺的孩子离你越远,而你最看不上的孩子,才是真正孝顺你的孩子。
您的每一次点赞,我都当成了喜欢
新刊上市,欢迎购买
ID:women37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