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生站着撒尿,女生蹲着,妈妈的回答很重要,这3点值得学
文|羊驼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4岁的小女孩姗姗最近十分喜欢问妈妈一些关于身体的问题:“为什么爸爸可以站着撒尿,我和妈妈要蹲着?”“我的奶长大后也会像妈妈的那么大妈?”“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幼儿园的壮壮也是站着撒尿,他和爸爸一样吗?”“为什么我是女生呢?我可以变成男生吗?”“女生也能像男生一样喜欢玩打仗的游戏吗?”……
相信姗姗的困惑在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曾有过。4岁左右正是孩子的性别意识开始形成的时候,如果能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非常有利于孩子正确观念的形成,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性别意识应从小培养。
在一些幼儿园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班、中班孩子的卫生间还没有区分男生和女生,到了大班和学前班,卫生间就已经区分了男女,不同性别的小朋友自觉排成长队,进带有自己性别标志的门。
这实际上就是幼儿性别意识萌芽的一个方面。4至6岁的孩子可以辨识出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也能够较为清楚地说出男生和女生之间有什么不同。因此,当孩子到了这一年龄段,家长就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性别观念了,比如为孩子分床睡觉、不再让孩子和异性家长共同洗澡等。这样做,能够让孩子懂得男女之间的差异并学着尊重它。

二、面对孩子的好奇,家长应从容应对。
性别教育往往伴随着性教育,而在社会不够开放的时候,性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往往是缺失的。这实际上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教育和社会的进步。
年幼的孩子都会对“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男生站着撒尿,女生不能”等问题感兴趣,并且家长越是回避,孩子越想追问到底。实际上,孩子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并不存在“羞耻感”或“私密性”,因为孩子并没有将与性相关的话题赋予社会意义。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应从容应对,深入浅出地为孩子解答生命的奥秘,因为这本身就应该是十分正常、需要让孩子有所了解的事情。
三、在书本和游戏中学习。
有些家长会觉得和孩子解释性别是非常复杂的事,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这时,我们不妨借鉴一些书本上的知识,或是利用绘本故事、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地向孩子解释。
这一类的绘本有很多,比如《小威向前冲》《妈妈的奶》《我是怎样出生的》《Anna与Tommy》《我是女孩,我弟弟是男孩》等,都是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优秀绘本,适合亲子阅读时光。并且,阅读绘本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与家长的亲密度。

总之,当孩子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并意识到男生和女生存在不同时,家长一定要正面做出回答,并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不同、理解不同。但同时,性别教育也包含着关于“平等”的教育,家长不要给孩子灌输“男生有力量、女生柔弱”、“男生顽皮、女生安静”等刻板印象,因为“标签效应”的影响是非常强大的。
家长应鼓励孩子看到男生和女生各自的优点,教育孩子“和而不同”的道理,与不同性别的小朋友也可以和谐相处。
在育儿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我是羊驼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