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性格的水泥期,父母培养这8种性格,长大后想不优秀都难

文 / 侯妈家庭教育
2019-04-20 17:22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在三岁至六岁时已经基本定型,三岁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黄金时期,所以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性格培养。

拥有良好性格的人都具有积极的心态,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归根到底在于性格,性格上的微小差距会造成做人做事巨大的的差距,3岁是孩子的人叛逆期,父母需要给孩子培养这些性格。

一、善良

善良是一种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重要品质,善良的的都有一颗同情心,是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喜欢帮助别人,懂得关爱他人,也更容易受到别人的欢迎。父母从小在宝宝的心里埋下一颗善心,他会更好地与人相处,并最终成为一个善良和富有爱心的人。

二、自信心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起人进一步行追求成功的努力,一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后,会在内心的激起更加强大的信念和力量,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孩子渴望成功的体验,是因为成功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还能给孩子在成功中增强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从小做起,对于两三岁月的孩子来说,这时候正是建立自信的好时机,父母要多创造机会,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让他在一次次成功中获得自信的力量。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成功并没有那么复杂,成功可能是这些事情:自己能够扣扣子;能够自己吃饭;学会刷牙……虽然简单,但是能给宝宝带来巨大的喜悦,所以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让他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而培养他的自信心。

三、独立性

宝宝在婴儿时期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到了幼儿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开始想要脱离父母的控制,尝试做各种事情。父母不能以各种理由拒绝孩子的第一次尝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吃饭,第一次穿衣……我们不能一辈子照顾孩子,他总要自己去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所以父母要尽早学会放手,给他尝试的机会,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四、积极性

培养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孩子做事情不磨蹭,孩子上幼儿园后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会认真对待,长大后也会是一个自觉主动的人。

五、责任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为宝宝灌输责任意识,培养他的责任心,让他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责任心水平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水平,父母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做有责任心的父母。

六、挫折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次次重要的成长,如果父母总是包办,帮助孩子摆脱困难,那么当孩子遇到更大的困难时又有什么勇气去面对呢?父母不可能一辈子保护孩子,所以要从小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让他明白“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从而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七、自控力

宝宝不听话,没有规矩,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控力的表现,自控力是孩子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一种能力,有助于孩子形成自律的性格。经常有些父母带孩子到商场,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父母宠着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对会使孩子对父母过度依赖,使孩子更加任性。如果父母的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自控,这对培养孩子的自控力非常重要。

八、分享

分享能够使孩子获得快乐,懂得分享的孩子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能够从分享中得到快乐和友谊,分享还是一种品质,懂得分享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很多孩子不愿意去分享,在他们认为,分享代表着失去,这时父母要告诉孩子,分享不是失去,分享是获得,能够获得友谊和别人的玩具,分享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3—6岁是性格塑造的”水泥期“,是一个人性格性格基本成型的时期,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把他培养成一个具备优秀性格的人。

我是侯妈,多平台签约作者,欢迎你能关注我,每天给大家分享教育内容,培养优秀孩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