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能飞多高走多远,这样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文 / 幸孕姐
2019-04-20 17:22

在一个家庭的教育当中,父母都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从小到大的言行举止都是跟着父母学的,而父母的格局往往决定着孩子在未来能够达到怎样的一个高度?在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中长大,孩子是非常有安全感,自信又阳光。而父亲的格局能决定孩子分得多高,母亲的格局则决定孩子能否飞得多远。

母亲决定孩子性格

我们常说父亲比较严厉,母亲比较温柔,而作为母亲,常常对待孩子往往更加的温柔,父亲往往更加严厉,女性特质就决定了它在整个家庭当中的重要性。母亲在教育孩子时,更多的会理解孩子,对孩子也更有耐心,假如一个单庭家庭长大的孩子,是被父亲带大的,不管是男孩或是女孩,一般脾气都比较直接。而被母亲带大的男孩或者女孩,性格比较温柔宽厚,包容性更强,做事的时候不会咄咄逼人。胡适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他在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从小是被母亲带大的,虽然他是进步青年,但是却有着那代人没有的宽厚和包容。他在一本书这样回忆自己的母亲,性格宽厚是母亲对他的教育,都知道在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进步青年都已经选择放弃了包办婚姻,不管是鲁迅还是徐志摩,他们都选择丢下自己的原配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他的妻子江冬秀不认识字,而且喜欢打麻将,经常不给他做饭,脾气还非常暴躁,但是他这一辈子就这样包容她。

鲁迅当年在文战当中,把所有的文坛都骂了个遍,也骂过胡适,但是他从来没有回应过,而当时无论是鲁迅的好友还是鲁迅的宿敌,和他都相处得非常融洽,可见他宽厚的本质也来自于她母亲特有的宽容和温柔,能够将如此自己的孩子养成这样的一个处事方式,也可以看到母亲对他的影响是非常的大,成人之后心理健康的程度也要比正常人高出很多,事业发展和人际关系相对来说就比较稳定,不容易出现过激的行为。

在现代家庭教育当中,往往很多父母都是觉得孩子在学校能够受到好的教育就可以,但其实父母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在家庭教育当中,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是不可缺少的,少了任何一方都会对孩子的某一个方面造成影响。

父亲决定孩子心理

有心理学家是这样说的,说一个孩子在12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成崇拜的偶像,而他们对父亲有这种强烈的情感,是他们在从小会下意识的模仿父亲的行为方式,心智成熟之后,他们会努力的朝着父亲的这个方向与此同时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以父亲做榜样,为人处事,做官做事向父亲学习。入朝为官之后,在政治事务上也表现出了独特的能力,与父亲能力不相上下。他从小就学习外语,誓言要说在父亲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果然在后来的外交事务当中发挥的相当出色还,相对于母亲而言,父亲一般不会溺爱孩子,他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会给孩子指明一个方向,告诉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去抵达这个地方,孩子有了一个发挥的空间,也是可以锻炼自己自立的一个能力,一个好的父亲往往在励志和做事上会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随着现在教育成本的增多,父亲作为家庭最重要的一份子,他往往承受家庭压力的要比母亲的多一点,为了能让家庭有一个好的生活,他很有很少的时间陪伴着家庭,这也造就了孩子在教育当中的一个缺陷,缺乏父爱的孩子往往从小就缺乏安全感,都说孩子身边没了这个坚实的依靠,就会变得特别自卑,长大之后呢,他是一个很强壮的人,也没有办法摆脱这种不安全感,在事业上孩子也是容易墨守成规,恐怕失败,不敢创新,不敢做新的尝试,这也使他的事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所以在教育孩子当中,不管父母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父亲的关爱能让孩子变成一个做事自信坚强的人,而母亲自身的修养往往影响孩子一生的品质和人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