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的目的是分离,孩子成长家长就要退出,不退出等于害孩子
很多妈妈看到儿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自己不再参与孩子生命的主要部分,就会感到非常的失落。虽然失落,但这是亲子关系的本质,本质就是最终的分离。父母投入再多的精力,为的就是这个孩子能够独立,能够离开自己也有能力生活。这个过程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只是孩子小的时候表现还不那么明显,但是孩子过了三四岁以后就有了明显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家长们就要适时的放出一些权力,退出孩子某一部分的生活。因为闺蜜抱怨说她女儿刚上初中,就给他立了一个规矩,进房门必须要敲门,不敲门不准进去。闺蜜是哭笑不得,曾经在自己怀里的那个粉嘟嘟的小女孩儿,现在居然把自己拒之门外了。

12岁是一个孩子青春期的标志,能这么做也是很正常,相信很多作为过来人的家长都有过体验。这以后孩子就会暴风骤雨般的对父母多很多拒绝,希望他们能少掺和自己的生活,直到完全脱离父母生活。但是12岁之前孩子,父母们也要做好准备慢慢退出孩子的生活了。

我的一位朋友云云是一位儿童教育工作者,他对待女儿花花的态度,就非常值得借鉴,现在花花13岁,成长的非常好,这和妈妈的功劳分不开。妈妈对花花一直都使该支持的时候支持,带给安全感的时候毫不吝惜,但是该退出女儿生活的时候从不犹豫。

第一个退出的阶段,孩子三岁左右。
花花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回家都喊很饿,云云那个时候才刚开始学习儿童心理还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老师看出了云云心里的疑惑,他告诉媛媛每次吃饭的时候,花花就上窜下跳东张西望,每一顿饭都不好好吃云云这才恍然大悟,在家里的时候,每顿吃饭都是奶奶端着饭碗追着花花吃,在幼儿园肯定是到了吃饭的时间,好小朋友们一起吃老实也不会追在你屁股后面,你如果不肯吃,肯定是会饿的。从那以后,每次吃饭远远都不再让奶奶追着花花吃,花花儿没有吃饭,喊饿的时候就等下一顿喂他吃,慢慢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花花吃饭的时候都会认真专心的吃饭,妈妈和奶奶以及家里其他人都不会围着花花给喂饭了。三岁前,尤其是上幼儿园之前,家长们一定要退出孩子的饭桌,让孩子自己吃饭。

第二,五岁到七岁退出孩子的卧室。
花花是六岁跟妈妈分床睡的,当时花花非常的不乐意,但是圆圆觉得花花都快要上小学了,一定要在小学之前分床睡。很多次花花都半夜过来找云云,云云会耐心的陪着花花去小卧室,再给花花安慰,耐心的讲故事,等花花儿睡着以后,云云又会回到自己的房间。一段时间以后,云云和老公就彻底的退出了花花的卧室。

第三,六岁,异性父母要退出孩子的浴室。
孩子三岁到五岁已经有了性别意识,虽然是父女母子,但是当孩子有了独立的性别意识以后,一定要尽量避免裸体接触,这对孩子界限感和隐私感到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七岁退出孩子的私人空间。
七岁的孩子已经上了小学,认知也会有一个极大幅度的提升,很多孩子会写日记,会慢慢有了自己的秘密。有一些父母不懂得孩子的心理会,强迫孩子把日记给父母看,会私自翻看孩子的东西,心理学上,七岁是孩子喜欢独处的年龄的开始,父母这个时候不应该擅自闯入孩子的房间,让孩子有一个安全的物理空间,这种安全感会延伸到心理上。

第五,十二岁,退出孩子的厨房。
现在花花13岁,云云说从八九岁开始,他就会娇花花做一些简单的食物,比如说煎蛋,煮面,煮粥。云云希望早早培养花花独立的意识,现在中国很多孩子,上了大学还不会洗袜子,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感,云云觉得这是我们的弊病,一定不要在自己孩子身上犯这个错误,花花现在自己会洗衣服,自己会做一些简单的饭,如果离开妈妈,花花完全能够独自一个人生活。这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只有父母舍得放手,狠心退出孩子的空间,这才是最深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