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素质的高低教养的好坏,在外一顿饭就能看清,早了解早改正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有些时候一个孩子的教养同样反应是一个家庭的家教,而孩子的素质与教养的好坏,从桌子上一顿饭的时间里就很能说明了,如果孩子的表现让别人都很尴尬,那么家长就需要反思教育问题了。
同学聚会:班长要求不带家属(孩子)!
毕业五年后,第二次同学聚会,因为太久不见,何况有了第一次的热络,大家第二次都比较宽容,有娃的带娃,有对象的可以带对象。
一开始的等待的过程中,大家热热闹闹,孩子嘻嘻嘻闹闹的氛围也非常的融洽,但是没想到菜开始一个个端上来,有两个孩子就开始坐不住了,一个和妈妈嚷嚷说饿了,一个来说都没说,直接拿起筷子就动起手来吃。
因为没上两道菜,大家也都出于礼貌,更多是想聊一会,就没人上手吃饭,但是有了两个孩子们的开头,虽然一个冒冒失失,但是大人也觉得不能饿到孩子,那么就一起准备吃饭吧。没有说话的孩子的家长,呵斥了孩子两句,同学也都劝住了。

但是没想到,吃饭的过程中,这个孩子发现有一个菜,自己不喜欢吃,咬了一半直接就仍回盘子里了,这下子,大部分同学都看见了,很多人不好说什么,但是也都表情尴尬纠结。
孩子家长看见了,也有点尴尬,说:你这孩子这么烦人呢,你以为在家呢,你不喜欢吃你别吃,吃了不好吃就就就放桌上听到没。家长训起孩子挺大声,还打了两下孩子。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一场饭食草草结尾。
而再次聚餐的时候,班长群里说:聚餐只限老同学,不准许带家属。美其名曰增加同学感情,知道的都把孩子自动家属=孩子。
如果餐桌吃饭没有礼仪,试想一下,你在吃饭,别人剔牙,你在夹菜,别人往里放吃剩下的菜,你会作何感想?即使是孩子,仍旧会让别人不舒服。而且孩子的表现也是家长的素质体现的一种。

论说餐桌礼仪的重要性真的是太多了,除了上面说的餐桌礼仪是对自己素质的一种体现。
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大家同样在吃饭,只有一个人做出了与吃饭不同的动作且让人觉得非常不礼貌,那么给别人也会带来非常不愉快的体验。
如果自己不反省,那么做事的过程中也会很难让别人尊重。
现在的社会,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吃,工作和同事聚餐和领导聚餐,生活和朋友聚餐与亲人聚餐,如果因为餐桌礼仪的缺乏,那么自己的不雅带给别人不愉快的心情的同时,也会在无形中丢掉自己的机遇呢。

教养餐桌礼仪,从娃娃抓起
餐桌礼仪要从娃娃抓起,让小孩子从小就学会餐桌礼仪文化,做个文明小标兵,不仅受的喜爱,长大后也会受益匪浅。
入座前,教育还爱长幼有序,尊重长辈,长辈开始再动筷子。(但是这个事情,对于年龄真的很小的孩子来说,非常困难,毕竟孩子太小,饿的时候真的对胃不好。但是该教育的也要先教育,孩子忍受不了,也要先解释清楚哦)
用餐的时候,细嚼慢咽,千万不要让孩子到处喷,对别人不礼貌,孩子看着也不可爱。看过个一个小孩子,一桌子大家都在吃饭呢,突然孩子迟到了一口不喜欢的菜,直接连饭带菜从自己嘴里吐出来摊在桌子上。
学会正确的姿势摆放碗筷,拿起酒杯等。
不要拿着筷子、刀叉指着别人,还有手指,都是非常不礼貌行为。
吃饭转转盘的时候,要留意一下,是否有别人在夹菜。,也不要不停地转转盘。
吃多少饭盛多少饭,眼大胃小要控制。
我是糖果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