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被关铁笼“虐待”:把孩子当私人财产,才是最可怕的爱……


继6岁童模被踢,17岁少年跳桥事件之后,近日,网上一张女童被关在铁笼虐待的照片,再次把亲子教育问题推上高潮。

事情曝光后,广东潮州警方介入调查,孩子的监护人说,相关相片、视频都是拼凑而成,目的是为与其离婚前妻斗气。
这样的解释,实在不能称其为理由;这样的父亲,实在愚昧至极,可怕至极!

我不知道是多么狠心的父亲,才能做出如此残暴且无底线的事情!我无法想象孩子被父亲关在笼子里“摆拍”,内心是多么的无助和绝望!
父母与孩子之间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注定要相互依存,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可是,孩子真的就属于父母,可以任由父母掌控,甚至当作泄恨的工具吗?
今天娇妈想替这个可怜的孩子发声,也想告诉所有的父母,孩子虽然是父母所生,可孩子不是从属于父母的私有财产。
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条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
注意,这里是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因素,而不是父母。
而可惜,太多的父母都弄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有的是自私,有的是功利。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现实题材的日剧叫做《胜利即正义》,里面有一集讲到一个12岁童星的故事,撕开女童星光鲜亮丽的生活表面,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出惨不忍睹的家庭惨剧。
首先,孩子的出名本就是一场设计,是母亲自己的一种心理补偿。
为了完成年轻时的演员梦,孩子爸爸过世后,母亲不惜牺牲掉一切来挖掘女孩的表演天赋,她把女孩送上表演的道路,她自己成为孩子的贴身保姆和经纪人。
每次孩子有了新的采访报道,母亲都会剪下来贴在墙上,她看着自己的“作品”,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可是,她从没问过女儿是不是喜欢这些,爱不爱演戏。
随着女孩越来越出名,母亲变本加厉地替孩子接广告,拍电影,甚至中断了孩子的学业,好让她专心挣钱。
钱越挣越多,可母亲的欲望也越来越大,她买名牌包,不断参加各种酒会派对,跟各种男人纠缠不清。甚至女儿在家的时候,还把交往的男友带到家里鬼混。
最终,母女之间的矛盾,在女孩12岁的时候全面爆发。
为了逃出妈妈的手掌心,女孩不顾媒体的曝光,故意酗酒,跟30多岁的大叔谈恋爱,知道自己还是无法摆脱妈妈的掌控之后,她干脆把母亲告上法庭,控诉母亲的罪行,请求变更监护人。
利用孩子,让孩子成为挣钱的工具,这不仅是父母的失职,更是父母自私的一种表现。
啃小跟啃老一样无耻。
电视剧里的这场官司一波三折,但不管母亲再怎样打人情牌,再怎样哭诉,法院最终还是判处剥夺母亲的抚养权。
不称职的父母,就该收回对孩子的抚养权。

孩子从不专属于父母,而是独立的个体,从肉身到意志都是。
只是很多父母都不懂放手,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幻想把孩子留在身边当做连体婴。
明星朱雨辰的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朱雨辰40岁了,71岁的朱妈妈还在全权照顾儿子的日常生活。十年来,她每天凌晨4点起床给儿子熬梨汁,每天熬一个半小时以上,坚持了十年。儿子上剧组,他还会跟着跑到剧组。
甚至连儿子的婚姻他也要干涉,她自豪地说,自己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的,完全没有自我,自己做到这种程度,所以对儿媳的要求也是一样的,一定是贤妻良母型的。
朱雨辰带女朋友回家,女孩穿着吊带,朱妈妈会说太过暴露,女孩坐在沙发扶手,朱妈妈会说太过轻浮。
40岁的朱雨辰至今未婚,我想跟朱妈妈的这种付出和要求不无关系。
在这种爱的桎梏里,朱雨辰既无力反抗,又没法挣脱,他面对原生家庭无力,面对爱情吃力,甚至对整个人生都有种深深的无助和孤独感。
像朱雨辰妈妈这样的父母,被称为“直升机式父母”,他们盘旋在半空,时不时指导,时不时批评,他们坚信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严格的监管。
他们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来保护,幻想可以控制孩子,期待孩子在自己的保护和照顾下顺利地成长。
有研究证明:过度无微不至的“直升机父母”会让孩子更加不满自己的家庭、人生,幸福感更低。有更高的抑郁情绪问题,更低的抗挫力,更容易出现思想偏激、极端。
电视里有一集,朱雨辰请了一桌的朋友到家吃饭,热心款待完朋友,把朋友送出门后,朱雨辰关灯,双手抱拢,躺在地上,在漆黑的屋子里放声大哭。
一个将近四十岁的男人,深夜痛哭的样子就像个受伤的孩子,让电视前的观众看红了眼眶。
爱,是独立的灵魂用一种丰盈的姿态影响另一个独立的灵魂,而不是强拉着另一个灵魂和自己相融相生,一起毁灭。

纪伯伦曾经写过一首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这段话精准地概述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独立关系: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每个父母与孩子之间都是既相交,又相离的关系,我们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只是短暂陪他们一程,并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行走。
所以,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做想做的事,过想过的人生吧。
因为,他们从来都不只是你的专属天使,不是你的私人财产。
他们,是自己的主人。
﹌END﹌
-图片来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作者-
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但愿,我们相识后,你懂自己也懂孩子。娇娇妈(ID:jiaojiaom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