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以后,扶还是不扶,家长可要注意了,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很多的状况,有的时候他们由于走路不是特别的顺,就可能会出现摔倒的状况,往往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感觉非常心疼,会立马跑过去扶孩子起来,但是这种做法到底好不好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孩子摔倒以后,扶还是不扶,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孩子摔倒以后,家长都会表现得过于慌张,喊叫声很大,可这个时候,对于孩子们来说,有可能他们摔得不是特别严重,而这时看到父母慌张的表情,就有可能会受到惊吓,哭喊起来。因为孩子并不知道父母的这种表现意味着什么?其实他们并没有摔到自己,只是由于父母的那种慌乱而被吓到。所以父母在这个时候很有必要去镇静一些,无论我们内心有多么的急,也不能表现出来,尤其是下面几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1、当着孩子的面儿去打地
多数孩子们在摔倒后,父母为了能够更好地去安慰孩子,总是会当着他们的面打地。有的时候孩子们会觉得自己的痛苦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因此很多父母都会不断地去尝试这样的方法,就算他们碰到某个地方,父母也会去打那个地方。
其实这种做法也是有着不好的影响,因为孩子们多数摔倒是因为他们自身没能够做到最好,而这个时候我们去打别的东西,无形中就让别人对他们产生了不信赖的印象,同时他们也在今后很可能承担不起重要的责任,总是将所有的过错归咎于别人,这样的孩子始终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2、父母总是对孩子们说“不疼”
也许我们觉得这两个字对孩子们来说是最大的安慰,但是在孩子们看来,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父母根本就不关注自己。因此孩子在这个时候心理上就会有些创伤,他们总会觉得自己的存在对父母来说并不重要,如果长期这样下去的话,只会让他们感觉到非常自卑。因此我们在平常他们摔倒之后不能再说这样的话,而一些正面鼓励的话总是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3、让孩子赶紧停止哭泣
父母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孩子的哭都是比较敏感的,会让孩子赶紧停止哭泣。其实孩子哭也是一种表达自己悲伤情绪的方式,如果这个时候不让他们尽情发泄的话,那么长期积累下,很容易将宝宝憋坏的。如果始终让孩子压抑着这种情感的话,会使孩子长大后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家长不能够过于排斥孩子哭,竟然摔倒了,那么哭也是非常令人能理解的。只要她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可能一些父母在孩子们摔倒之后还会对他们说出一些充满爱意的责怪。这种责怪在我们看来是对他们的关心,但是在孩子们看来,这就是一种单纯的批评这让他们更加受到委屈了,因为他们不能够在这方面理解的很好,所以就可能会造成误解,让孩子们总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够关心,可能还会因此产生一些怨恨,所以我们尽量不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