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格的父母,有以下10种表现

文 / 粉红甜甜圈
2019-05-02 13:19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父母和家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有人说,孩子身上90%的问题,其实都是家长的问题。

还有人说,一个人的三观,就是一个家庭的三观;

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就是一个家庭的缩影。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顺利成长,但是很多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伤害,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错误全然不知,但是不意味着对孩子的伤害会减少。

不及格的家长往往不是一个单一问题存在,而是一系列错误行为的叠加,父母错误的行为和语言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创伤。

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而同期心理虐待经历和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对6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只有0.5%的人,在儿童时期没有遭遇心理虐待。

其余百分之99.5%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虐待,具体表现为:被恐吓、忽视、贬损、干涉和纵容。

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不及格父母的共同特征,从而来审视我们自己,作为父母你及格了吗?

1.过度包办

父母掌控和决定孩子的一切,剥夺孩子的自主性,孩子什么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主。大人的解释永远是:小孩子懂什么,这都是为你好。

2.过度担忧

把世界“描绘”得无比惊悚,让孩子生活在恐怖中,不敢去体验不同的生活,不敢探索未知世界,不敢去迎接新的挑战,也不敢去承担责任,在父母的庇护下维持所谓的“安稳”。

3.父母有不良的嗜好

父母的不良习惯难以改正,既无法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还会让孩子也在耳濡目染中沾染。

4.语言对孩子的伤害

和孩子沟通时口不择言,不在乎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责骂、贬低孩子,殊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5.说话不算数

许诺的事情不认账、大打折扣,或者无限期拖延,父母说话不算数,很难要求和指望孩子说话算数。

6.不尊重孩子

当着别人的面指责孩子,不避讳孩子的隐私,不尊重孩子的感受、情感,不懂得维护孩子自尊心。

7.对孩子缺乏宽容与理解

孩子还小,思维能力和身体能力都不成熟,很多时候犯错、闯祸远非孩子本意,但是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宽容和理解。指责孩子缺乏探索精神,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失败得不到宽容和理解。

8.主管臆断,恶意猜测孩子的动机

只要孩子一犯错,就认为孩子是故意的,孩子申辩就是顶嘴,会遭到严厉的惩罚,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9.父母经常互相责怪

大人不懂得得沟通,经常互相责怪。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天气,恶劣的天气不仅妨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还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

10.品行不端

大人不遵守社会公共规则,举止不文明,言语粗俗,爱贪图小便宜,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都看在眼里,有样学样。

这样的的父母,自以为为孩子付出了一切,但是,孩子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胆子太小,没毅力,没主见,没魄力,不领情,不懂得感恩,不听话,任性……

孩子太胆小,因为他觉得生活的世界危机四伏;

孩子没毅力,是因为他的成长从来没有体验过坚持;

孩子没主见没魄力,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做自己的机会;

孩子不领情,是因为父母为孩子做的并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孩子不懂得感恩,是因为父母的"应该付出",让孩子觉得"应该得到";

孩子不听话又任性,是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在觉醒,但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对抗;

……

一切"恶果",皆由"恶因"所致!

不要着急指责孩子,父母先反省一下自己。

不合理的"付出"和"牺牲",就是白白的付出和牺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