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不不不,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性格上会有缺陷
文 | 群美育儿
常能听到老人口中说一句话: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即将成为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年轻人,应该接受一些科学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学习那些封建思想。但是有一些父母在面对孩子调皮捣乱的时候,又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引导孩子,只是一时火气上头,吼两句孩子。孩子有时候还不听话,父母一时气急,孩子的小屁屁就有了爸爸或妈妈的手掌印。短时间内,孩子确实不捣乱了,心中对父母也有了怨。父母过了气头上这一阵,对孩子也有愧疚,可是如果孩子下一次再捣乱不听话的时候,孩子会忍不住对孩子大打出手。

但是,选择这样教育孩子的父母有没有想过,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那幼小的心灵中会不会留下一些伤疤,棍棒底下的“孝子”的心中会不会委屈、难过、自卑,而这种心理会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这些被父母以这种方式教导的孩子的心中会不会留下难以磨灭的悲伤记忆?
那么,被父母棍棒教育的孩子的心灵可能会留下那些创伤后遗症呢?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因此变得胆小、自卑、懦弱,这些孩子在父母的指责打骂中长大,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无法建立自信心,在需要展示自己的场合中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无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真正的需求。

因为当年纪尚小的时候,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不敢和父母提出自己的需求,习惯了忍让和顺从,甚至觉得吃亏是福。而这种性格在长大的工作和生活中,会变得无法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习惯被别人指挥,注定无法成为领导阶级,只能随波逐流,成为茫茫大海中的一粒沙子。父母们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才华因为自己的性格被埋没吧。
还有一些孩子,在父母的棍棒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因为本身遭受了暴力对待,幼小的心灵中就种下了暴力的种子。在长大之后,就有了一定的暴力倾向。而这种暴力倾向可能会导致成年之后的暴力行为,甚至有朝一日触及法律,锒铛入狱,悔不当初。不免让人设想,如果小时候能够成长在一个和睦温馨,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的家庭之中,这样的人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在父母的打骂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对他人,甚至对世界都无法保持善意。他们会用冷漠、敌视来武装自己,把自己变成一只带刺的玫瑰,企图用一身的刺来保护柔弱的自己。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嫉妒拥有幸福家庭的孩子,对这种孩子保持着莫名的敌意。因为他们那些温暖幸福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却从来没有得到过的。当然,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往往对父母保持冷漠。不会对自己亲密的人表达爱意,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爱意,不懂得如何表达,也不会轻易表达,无法像普通人一样顺利的建立亲密关系,变得孤独冷漠。

部分专家研究表明,家庭环境能够影响孩子的性格,很多反社会人格的部分成因就是因为在小时候没有父母的关爱,遭受来自父母的伤害,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所以,在孩子人格尚未成型的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暴力的教育方式会带来表面的平静,这表面的风平浪静之下,是孩子受伤的心灵。甚至一些社会报道显示,一些长期被父母采取暴力的教育方式对待的孩子,由于过于自卑等原因,导致内心的情感无处宣泄,患上了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有些甚至孩子甚至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所以,各位年轻的父母,如果你正在采用暴力的手段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一定要记住,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子女,一定要以温柔、平和的态度,采取温和的方式。
毕竟孩子有着最纯洁的内心,虽然有时候会犯一点错误,但是只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至少不要采取暴力手段,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童年回忆,让孩子有机会一点点懂事、进步。让孩子能觉得这个世界至少有个地方能给与自己温暖,能够有人倾听自己的内心,有一个能够时时刻刻回头都能接纳自己的属于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