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幼儿园老师不给孩子喂饭,转给家长!
园长荟 丨ID:qmhlianmeng
幼儿园老师到底该不该给孩子喂饭呢?
正方:支持喂饭
家长代表一:孩子这么小,在家都是家长喂饭,幼儿园老师也应该给孩子喂饭。
家长代表二:我觉得在孩子无法自理的情况下,幼儿园老师应该喂饭,不然孩子会饿肚子的。
家长代表三:我家的宝宝从小吃饭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园老师应该喂饭。
反方:不支持喂饭
家长代表一:要让孩子自己吃,那么多孩子老师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喂,老师也根本管不过来。
家长代表二:幼儿园老师不可能每个宝宝都照顾非常周到的!所以宝宝上幼儿园之前,要学会自己吃饭,不一定吃的很好,但是要会自己吃一些,不至于挨饿。
家长代表三: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我觉得对孩子不能过度溺爱,有时候不要把她当成小孩子,让她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是真的爱她。
其实喂饭这事儿看起来小,长期坚持带来的危害可是不小的!
我身边有这么一位妈妈不是追着给孩子擦汗、就是追着喂水、喂水果或糕点。但是孩子还是班上最瘦小的,幼儿园三年都要老师喂饭、话也说不清,小朋友也会起哄嘲笑他不会自己吃饭。
上了小学,这位妈妈还是追着孩子喂饭,又是哄又是祈求。其他孩子都自己吃的很香,只有他嘟囔着嘴,不怎么吃。
孩子的语言能力进步也不大,还是有点含糊,稍微复杂点的就说不清楚,急起来还大喊大叫!
我委婉的提醒过这位妈妈:孩子这么大了,可以自己吃了!而妈妈一脸愁容的说:他自己吃撒得到处都是,喂都吃了不了几口,不喂那不得饿死!
7岁多的男孩,如果妈妈不喂自己就吃不了饭,这是多么可怕呀!不仅如此,孩子对吃饭没有一点兴趣。妈妈的喂饭毁掉了一个小男孩最基本的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为什么不提倡给孩子喂饭?
1、不利于独立性培养
幼儿园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园里老师会教孩子自己使用餐具、学会自己吃饭。而家长的持久喂饭,让孩子失去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不光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会打乱老师对孩子的培养策略,得不偿失。
2、影响孩子的手口协调性
吃饭的时候,眼睛、嘴巴、手等器官是高度配合的,先用手取食物,再送到嘴里。长期喂饭破坏了这个过程,孩子手部小肌肉得不到锻炼,手口协调性也会变差。
3、剥夺了孩子吃饭的乐趣
有的家长嫌孩子吃饭慢,总是在一旁催促让他快点吃、大口吃,甚至忍不住就动手喂饭。其实吃饭本该是一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情,一味催促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使孩子感到吃饭是一种负担,体会不到乐趣。
如何让孩子爱上吃饭?
喂饭有这么多危害,怎样才能让孩子自己积极吃饭呢?
1、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好多小朋友对家务活有浓烈兴趣,家长做饭时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完成一些洗菜、倒水等简单工作。这样孩子吃饭时也会更有成就感。
2、孩子挑食?用点小手段
有的孩子不爱吃蔬菜,我们可以把蔬菜和他爱吃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或者变换食物组合,以此吸引幼儿兴趣。
如果这些方法不行,还可以用绘本故事来吸引孩子。
3、适当增加孩子运动量
活动开了才好消化,平时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养成适量运动的习惯。不光能增强活力,还可以让孩子的肠胃保持最佳状态。这样到饭点时孩子就有了食欲,自然会乖乖地吃饭啦!
4、规律饮食,家长以身作则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规律饮食,时间上尽量和幼儿园的时间相同,尽量少给孩子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5、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饭
经常给孩子喂饭,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没有爸爸妈妈喂就不吃。所以家长要试着放弃给孩子喂饭,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锻炼他的自主能力。
孩子吃饭讲究多,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让孩子爱上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