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尊心太强,说几句就难过得受不了,父母该怎么办?
不久前小雅的妈妈和淘妈倾诉:女儿刚上二年级,从小乖巧善于社交,但是女儿却突然和同学打架了,老师说她家的小雅自尊心太强,希望家长能正确地引导。回家后妈妈这样和小雅说“为什么要和同学打架呢?妈妈知道你很生气,但是再生气也不应该和别人动手呀。”小雅这么说道“妈妈,有时别人说我不好的时候,我会很不开心。”

自尊心本可以催人上进,让孩子自强不息。然而物极必反,自尊心太强的孩子,背后往往隐藏着一颗脆弱而又自卑的内心。老师说的没错,小雅的自尊心太强了,同时受限于年龄,当别人说她不好时,她无法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评估,进而对自己已有的认知出现动摇,情绪上表现为焦虑不安,备受压力,当孩子无法处理这种情绪时,她就会采用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自尊心太强的孩子,关注点往往不在自己的内在成长上,而是在乎别人的称赞和表扬,这也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强烈的自尊心往往还隐藏着一定的攻击性。孩子自尊心的特质,很多时候和长期的家庭教育有关,孩子出生就像一张白纸,父母会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到孩子,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呢?

1.不要以结果论英雄
作家刘震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本没有输赢,如果你一旦有了胜负心,那你一定是输家。”作为父母,当孩子成绩有进步的时候,我们应该去夸奖鼓励他们,这样会让孩子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但是我们也要切忌以结果论英雄,这样会让孩子的自尊心过度。

2.不要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自尊心过强的孩子都生活在相对自我的环境中,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往往是孩子的需求难以被满足,或者过度被满足。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没有谁是世界的中心,别人是没有义务把自己视为焦点的。赢得荣誉时不骄傲,遇到困难时不气馁,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是一种成熟、理智的表现。

3.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或者共情,它是一种能够设身处地感受对方感受的能力,让孩子明白自己并非另类,遇到问题时,大家都会这样。通常同理心强的孩子,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容易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教导,反之则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影响人际关系。

自尊是一种固有思维,它既是我们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是我们与外界的关系。自尊有强有弱,每个人的度并不一样,自尊心太强,对外界就表现的过于敏感,经常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苦苦的挣扎,生活的乐趣也会大打折扣。总之凡事过犹不及,自尊同样适度即可,家长应该在孩子的这个度上做好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