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谎,有可能是给家长发出的“求助信号”,收下4点应对攻略

文 / 浅浅妈妈育儿经
2019-05-06 20:21

【文/浅浅妈妈育儿经】一个80后宝妈,家有女宝一枚,喜欢写作、读书,喜欢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喜欢我的宝妈可以关注我哦。

导语:你跟家长撒过慌吗?撒谎的初衷是什么呢?是不是被父母训斥了一顿。现在你的孩子也出现了撒谎的行为,别跟父母似的训斥暴打,搞清楚孩子撒谎的原因才是最主要的,有可能是给你发出的“求助信号”,你收到了吗?

3岁的小家伙会撒谎,而且有时候睁眼说瞎话,大多数父母会担心孩子现在就说谎,长大了可怎么办啊?不过现在也有好处,有前辈总结的孩子成长规律,只要平时看看书,你会知道孩子出现一些情况的时候,都是很正常的,家长要理性对待,不要做一个暴躁的家长。

孩子不会撒谎,比方头疼脑热,身体不舒服会表现出来,但是他学会撒谎,应该是有原因的,家长一定要仔细辨别。

【撒谎可能是为了跟你求助】

1、可能是遇到了为难的事

一些事情引起的后果,会影响父母或者同伴对自己的态度,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表达方式。这时候的孩子便是“有意”的撒谎,一是为了躲避处罚,一是为了博取欢心。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曾说过:“撒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孩子做了错事担惊受怕,怕受到父母的责备或者打骂,尤其是曾经有犯错后被惩罚经验的孩子,再犯了错就会用谎言来掩饰自己的错误以逃避惩罚。

还有的孩子要面子,比如没做过的事情,可能撒谎说做了,以此博得别人的表扬。还有的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孩子要达到某种要求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所以孩子为取悦父母,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便学会了撒谎。

2、可能是想象力发展的结果

3岁的孩子有了撒谎的经验,但是大多是无意的撒谎。孩子2岁之后,正是想象力发展迅速的阶段,用想象来代替现实。但是孩子缺乏知识性,红的说成白的,圆的说成方的,再加上记忆不准确,有时候造成了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的现象,孩子便不自觉地撒谎。

【如何应对孩子撒谎】

1、确定孩子是否撒谎

有的家长一看孩子撒谎了,就主观的认定孩子出现了问题,训斥孩子这种错误的做法。但是这样会破坏亲子关系,另外孩子本身不是撒谎,家长贴标签先入为主,可能导致孩子变成真得撒谎。如果看到孩子撒谎的苗头,家长先别打草惊蛇,看看孩子后续的行为。

2、找出撒谎原因,对症下药

找到孩子撒谎的原因,有可能是怕受到惩罚,可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能是为了得到表扬……

有的孩子撒谎次数多,有的撒谎次数少,要了解孩子撒谎的动机,看看孩子是何种撒谎原因,不要大惊小怪。如果孩子有意撒谎,父母要告诉他撒谎的错误行为会带来的后果,抹杀掉一些不好的思想。

3、尊重孩子

如果孩子得不到尊重,就有可能导致孩子不诚实,家长独断专行只会用命令、威胁等制服孩子,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和睦、很少训斥孩子的的家庭气氛会融洽。让孩子少撒谎或者不撒谎,父母要先注意自己的言行。

4、检讨一下自己

孩子身上会折射家长的影子,如果家长有撒谎的行为,孩子也会学到。所以面对孩子,千万不要把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诚实行为给表现出来。面对孩子的撒谎行为,父母不能只看到谎言,不分析原因,采取粗暴的惩罚方式来教育孩子,要“奖惩结合”。孩子说谎,要适当惩罚,告诉孩子道理,改正了要表扬孩子。

另外孩子第一次表现出撒谎行为的时候,就要采取措施,不要等着再次发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