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坑孩子的这几碗“毒鸡汤”,多数家庭已经中招,父母们别再说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很多父母都会在网上学习一些自以为对孩子很有用的心灵鸡汤,并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以致用。其实有些所谓的心灵鸡汤可能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但是父母们却认为网上的心灵鸡汤很有道理,会给孩子带来所谓的正能量。

这些所谓的心灵鸡汤外表看起来正能量满满,殊不知,让孩子饮下去就是毒药,如果父母们信了,并且这样去教育孩子了,那只会是去“坑孩子”,最经典的三句毒鸡汤,父母们真的不要再说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绕道而行。
1、奉行快乐教育
最近这几年,中国的初等教育被快乐教育大洗脑:减轻书包重量,家庭作业少些,孩子要经常表扬,尽量不要批评,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这种教育听起来确实很美好。可是这种快乐教育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光玩了六年,其他基本的东西一个都没有学到,还会导致孩子心气高,受不了一点委屈,吃不了一点苦。其实父母必须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快乐轻松的事情,它是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的。如果课本难度降低,课堂时间减少,那孩子们学到的知识也会随着减少。表面看起来这种快乐教育是为孩子好,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玩,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快乐。但其实这种快乐教育只会放纵孩子,孩子们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自然而然不会认真的去对待。

2、释放孩子的天性
现在走在大街上可能随处可见孩子抢人东西,随地大小便这种没教养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却被自己的父母当做是孩子在释放天性。更有一些父母,会把这种行为当成孩子真性情,这就导致“熊孩子”这一名词的产生。其实这种教育说好听点,是父母宠爱孩子,让孩子释放天性;说不好听点,就是这个孩子没有教养,而这种没有教养的行为完全是因为父母惯出来和宠出来的,事事都依着孩子,孩子的天性倒是释放了,却也变得没有教养了。做父母的要明白,教养不光是让孩子释放天性,还是恪守公共文明的底线,再往高了说,还是发自内心的温暖、坦荡,为别人着想。不能一味的束缚孩子的天性,却也不能任由孩子胡闹,既然身为这个社会中的一员,就要遵守这个社会的基本准则,一个父母把天性凌驾于社会规则之上作为释放孩子天性的教育方式,受这种教育的孩子在未来也会慢慢的被社会所淘汰

3、将来是否成功跟学历没有关系
在如今中国孩子还经常喝着这样一碗鸡汤:大学生都在给初中同学打工,小学毕业的都给博士当老板了,一些高学历的学生毕业之后也同样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些人常说:谁谁谁卖小吃的,没读几年书,现在也照样当了老板了……言下之意就是,读书没用,学历更没用,还不如早点出来社会闯荡。其实父母们不知道的是,学历高低和成功是呈正相关的,毫无学历却功成名就,但这就可以代表社会普遍现象吗?纵观当今社会,那些成功的、名利双收的,大部分不都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吗?以个别的代表来告诉孩子:“不读书也行,将来也会有大出息”,这不是在坑害自己的孩子吗?
那么平时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碰到过哪些“毒鸡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