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发“无名火”?可能是这些“心理需求”,被家长忽略了

文 / 羊驼妈妈
2019-05-10 15:37

文|羊驼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天下班后,朋友发来微信:“什么时候有空过来帮我看下孩子吧?我家宝宝又闹脾气了。”,我应允下来后,顺便多问了句怎么了?这一问不要紧,好像打开了朋友的潘多拉魔盒,这下我才知道,原来还是宝宝的问题:吃穿不愁,情绪不稳, 态度差强人意。

前几天我上幼儿园的小侄子亮亮,嗯,放学回家后一脸委屈的跟我说:嗯,姑姑今天老师批评我了。吓我一跳,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是昨晚老师要求与父母一起写作业。而亮亮的父母由于工作太忙,忘记了孩子的要求。如今亮亮才一脸委屈。

我国尤其流行的一个情况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当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就有许多家长已经忍不住要站出来质疑我,他们整天给孩子吃最好的,喝最好的,用最好的,费了那么多心力,可是这真的就是满足了小孩儿的心理需求了吗?

一、孩子的心你懂不懂?这些心理需求不能忽略

1.被尊重的需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受到尊重,小孩子也不例外。以前曾经看过一个著名人物的访谈,在聊到教育宝宝这件事情上,最重要的就是要互相尊重,尊重小孩子将来小孩才能更好地尊重他人。

2.存在感的需要

在一个家庭里面往往有话语权的就是父母了。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往往忽略掉小孩子的想法,往往就忘记了小孩儿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它同样有着自己的决定权,有存在感。

3.受到夸奖的需要

学会赞美一个人,远远比学会批评一个人更加困难。鼓励式教学对于小孩儿来说更加实用。更容易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电视上我们也常常见到宝宝与宝宝之间的区别,我想这些可以充分的展现出,得到了心里满足的小孩儿与未得到心理满足的小孩儿之间的成长差异。我们来看一下家长如果不满足小孩儿的心理需求会出现什么状况。

二、家长忽略孩子的感受会造成什么影响

1.孩子人格发育障碍

一个健康的宝宝比一个聪明的宝宝更让人喜欢。我们在教育宝宝的时候,首先,是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拥有健全的人格。一个长期得不到尊重、关怀的宝宝。其人格发展必将受到影响,更严重,甚至会影响将来的工作。

2.孩子自信心缺失

一个阳光、有自信的小孩,一定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夸奖和赞美。这个小孩从小就是这个家庭里的主心骨,是说话做主的一份子。如果是一家专制霸道的家庭。小孩习惯于服从,将失去自己的主见与判断力,从而使丧失信心。

3.亲子关系僵硬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与孩子虽然是父子或者母女之间的关系,但是更为成功的关系应该是朋友。朋友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尊敬,若仅仅是单方面的施加压力,被动服从,那这个朋友关系,也就是父子和母女关系一定没有想象中满意。

既然家长们了解到了相关的危害,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培养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宝宝,值得我们去深思熟虑。

三、家长如何做到不忽略孩子的感受?

1.尊重孩子的权利

我知道对于一些父母来说,暂时很难接受孩子是我们的朋友这种思想观念。在这样做之前,我们可以先尊重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在家里的权利,同时培养其义务。正确认识的孩子是一份子,并不是附赠物品。

2.营造舒适愉快的家庭氛围

心理学上曾经研究表明:民主一点的家庭,更有利于孩子的快乐成长。因为在这种家庭里生长,孩子有对每件事知道了解的权利,不至于出现传统家庭中所谓的:“你只需要学习,其他事就不用你管”这样的情况。

3.与老师联系紧密

许多家长因为工作繁忙的原因,并不能具体了解到小孩子的一举一动,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尤其突出。在努力做到不忽略小孩儿心理需求方面,我们为人父母可以多多加强与老师的联系,努力走进小孩儿的内心世界。

我知道每家长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对于孩子的耐心,甚至超过我们本身,所以这个时候掌握正确科学的方法尤其重要,在掌握了方法之后,还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四、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

1.坚持,切记轻易放弃

一旦决定要尊重孩子,努力做到合格的父母亲,就要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既然说到就要身体力行的做到,中途做到一半儿再去放弃对孩子更是是理想信念的崩塌,是价值观的灾难,所以家长们记住,不可轻易放弃。

2.掌握适度原则

我们可以,我们也应该尽力去满足小孩儿的心理需求。但同时作为家长主动的一方,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度,你可以用道理去说服小孩儿去明明白白的讲清楚一件事,但是不可以娇惯纵容,一切以孩子为主,不是所谓的溺爱。

3.态度真诚,拒绝敷衍

直到今天,仍有一些家长认为我做到这些可以,随意做几天就好,却忘了小孩儿的情绪是尤其敏感。不真诚,不坦率的态度,还不如不做。既然做了,我们就应该直爽,真诚,坦荡,绝不敷衍小孩儿。

对于孩子的心理方面的满足,应该是每一位父母都要及格的考试科目。只有当我们真正的去做到这些,将来即便是有了下一代,下下一代,我们依旧可以自豪地表示:我们有用正确的方式去培养下一代,培养自己的儿子孙子。

那么平时大家是如何与小孩儿相处的呢?也是完全尊重小孩儿?满足孩子们被鼓励,被赞美的需要?还是说专制霸道的家庭呢?如果是后者,看完今天这篇文章,大家有什么收获与感想?不妨与大家一起交流。

在育儿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我是羊驼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