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被刺小学生父母的疑惑:孩子只是“调皮”怎么就会没命呢?
上饶小学生刘某晨,在母亲节前2天走了,5月10日上午,江西上饶一小学校内,一名10岁男生被女同桌家长刺死。
现在铺天盖地的是两个父亲的“对话”。《被刺死小学生父亲发声》
而背后两个家庭的母亲呢?
两个母亲都在承受着痛苦,受害男孩家长同事被采访时说的话,也让我们对男孩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事认为,小孩是非常好的,并不是熊孩子,每次到科室,都会自觉地跟长辈打招呼,孩子只是有点顽皮,“男孩子嘛都是调皮的,喜欢动动别人,但是绝对不是什么坏心眼,就是那种调皮嘛”。
在男孩家长和好友心中都有一个疑惑,孩子只是“调皮”怎么就会没命呢?
男孩家长也拿出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手册,觉得孩子是个善良、上进的孩子,不会欺负别人,更不会欺负一年多。

父亲说没有人告诉他这个事情,包括老师和对方家长,直到事发前一个晚上,他才在微信群里面知道,自己的孩子欺负别的女孩了。

与此同时,在家长群里面女孩父亲王某健在前一天晚上在微信群里,直接发出了最后的威胁“打我女儿打的开心吗?”

在微信群里面点名道姓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可以看出女孩的父亲已经积压了好久的情绪。
是啊,作为家长,如果自己的孩子,长期在学校里被别人欺负,自己每天去接送孩子上下学,又知道每天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打骂,那会怎么办?
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发生在书店的一件事,一个男孩特别爱读书,在书店里面大声朗读,不过很明显干扰到其他人看书了,营业员提醒男孩,男孩却怒了“要你管,信不信我抽你”,而男孩的母亲此时正带着口罩站在身旁。
“他还是个孩子,你忙你的,别理他”,母亲对营业员说。
男孩母亲真的是公开给我们展示了,在公众场合一个母亲是怎么对孩子袒护的。

还有另外一件事,一个8岁的小男生,在商场逛街的时候,撩开别人的裙子往别人裙子下面看,女生直接把孩子推到,母亲出来理论,“他还是个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对他?”
前几天,还有一个31岁的男子用假照违章驾驶,被交警处罚,一旁陪同的老父亲,非常激动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对他呢?他还是个孩子”。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是啊,在父母身边,不管你多大,永远都是个孩子。但在教育上,特别是在规则教育上,你不能永远长不大。
儿童心理学家说过,三岁的孩子都可以教给他规则,可是为什么要等到13岁、30岁,他还不懂呢?
在学校,与同学交往,在社会与陌生人交往,工作上班,公众场合都需要尊重规则,不管出于何种理由,“他还是个孩子,他只是有些调皮”都不能掩盖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怠惰,宠溺,纵容。

宠溺孩子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宠子如杀子,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就是做不到,这又是为什么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白了还是一个功利——这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表面上看,他遵守所有的规则,实际上他是在钻各种各样的漏洞,只要对自己好,自己方便、自己舒适,哪怕影响了别人,甚至侵犯了别人,只要自己高兴,自己爽,让别人忍着呗。
可是世间很多事,恰恰就是这样,当你越过双黄线的时候,对方可能也是一个想越过双黄线的人,这就是悲剧。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规则之内行走,尊重别人,尊重规则,就都能够自由、安全、快乐。

在功利面前顶住诱惑,尊重规则,是母亲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麦子黄了,快要熟了,知道吗?现在的麦子只要烧一下,一串特别好吃,”母亲节快要到了,望着外面将要成熟的麦子,一个妈妈对10岁的孩子这样说,“儿子,想不想吃?”
儿子非常开心高兴,“想吃”。
“想吃让你爸爸去弄点咱们烧吧”母亲试探着问。
“那是人家的麦子,我不能吃,即使吃也不应该这样子”,孩子的话,听来令人欣慰,钦佩,甚至是感动。

孩子是个小吃货,很喜欢吃零食,很喜欢吃烧烤,但面对这样的诱惑依然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孩子发烧39度),端正的态度。
在精致的利己主义面前不为所动,将来以后孩子长大了,我们就不会担心他会犯错,这难道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给自己最大的礼物吗?
孩子老师经常说孩子在学校有主见,教育的目的就是点要燃孩子正义的灵魂,当父母老师都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能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作为母亲,孩子董事,善良,优秀,快乐,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安慰,就是给母亲最好的礼物。

大家对垃圾桶都有天然的规避心理,可小女孩蹲在垃圾桶旁吃雪糕的图片,强烈的震撼了每个网友,这么小的孩子,在公众场合这么懂规则,让我们很多大人都汗颜,也难怪曾经在网上被刷屏了。

小小年纪就懂得站在黄线以外,父子两个的身高差萌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赞叹这位父亲的规则教育方式,规则就是从小教起。

地铁里为别人考虑,孩子睡着的时候,脚下面垫个东西,不弄脏坐席,妈妈的言传身教,为别人考虑的规则和善良,就是最好的教育,曾经感动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