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这是每个家庭平凡而又普通的学问~

文 / 孕妈学堂
2019-06-21 05:06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金钱观这个东西,到底该什么时候开始培养,是很多妈妈迷茫的事情。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会有这个经历,当你喜欢一个玩具吵着要买,妈妈就会斥责你“买什么买...这么贵...家里类似的不是有很多”,然后我们被家长从玩具边上拽走。

或者,有些家庭出于对孩子的娇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即使买这个东西在经济上存在压力。可是孩子长大后,却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完全不在乎家长是否负担得起,不知感恩,觉得家长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该怎样给孩子树立一个金钱观至关重要,节省教育的太过分就变成了吝啬,大方没教育好就变成了乱花钱。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呢?今天,芽芽妈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有共鸣之处,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为什么要让孩子拥有正确的金钱观?

如果孩子没有正确的金钱观,不懂得金钱是通过辛勤的劳动付出得来的,想花钱就跟父母或长辈要,由此,他们会觉得父母给自己的钱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知道金钱是个好东西,可以换来自己想要的商品,绝对体验不到生活的艰辛。

慢慢地孩子就会形成挥霍、浪费、没有节制的消费习惯,而且还会变得自私自利,不会珍惜,没有感恩之心,不懂得孝顺父母,而有一天,当父母不愿意给孩子零花钱时,孩子很可能会产生怨恨,还可能酿造相当可怕的结局……

因此,若想让孩子学会珍惜生活,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爸爸妈妈需要尽早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懂得花钱要有节制,要合理地花;让孩子学会做金钱的主人,理性地掌控金钱,这样,就能很好地避免孩子染上不良嗜好,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性也是大有好处的。

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孩子健康、积极地成长。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金钱观?

五六岁是给宝宝建立金钱观的最佳时期,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就懂得怎样明智地消费和节制自己的购买欲,很可能成为一个更有耐性更有计划性的人,花钱方面如此,其他方面也是一样。爸爸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1.告知来源

要让孩子知道ATM机并不是一个印钞机,爸爸妈妈卡里的钱也不是无穷无尽的,可以这样说:ATM机就像宝宝的储蓄罐,你要先把钱存进去,想用的时候才会有钱取出来。如果里面的钱用光了,那就取不出来了,需要你再去存。

要让孩子懂得家里的钱是有限的,并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的。花钱买东西之前得先考虑清楚这样东西应不应该买。

2.玩玩游戏

可以把家里的一些物品贴上价格标签,让他了解钱物的价值关系。帮助孩子学习钱币知识,经常跟他玩玩兑钱找钱的游戏。

孩子在幼儿园常常玩在超市购物的角色游戏,在那里,大家热衷于扮演顾客、售货员之类的角色,在家里我们可以换上一种玩法,着重培养孩子对于金钱的概念。在铅笔、橡皮、皮球、玩具熊上贴上价格标签,然后,给他一些钱,让他自己算算这些钱可以买什么,决定取舍。

3.定期消费

给孩子设定一个“消费日”,这一天可以带孩子去超市,允许买他想要的东西,当然前提是带自己存的钱。如果孩子花光了今天所带的钱,却还想买其他的东西,就要告诉他只能下个“消费日”再买了。爸爸妈妈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轻易放松。

如果孩子想买的东西是个大件,爸妈可以帮他做一个预算,看看他一个星期能存多少钱,要存多久才能够买下来这件东西,以培养孩子的计划性。

4.学会挣钱

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懂得通过劳动可以增加他的储蓄,找一些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如擦桌子、扫地,再把你愿意支付的费用写清楚,让孩子通过劳动来换取他想买的东西。

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绝对不能养成不给钱就不帮妈妈做事或者一帮家人做家务就要钱的习惯,要让孩子懂得为家庭尽职是理所应当的,自己也是家庭中的成员。

爸爸妈妈是孩子的模仿标竿

芽芽妈认为孩子的观念与习惯养成,家庭有很重要的影响力。孩子往往经由一个观念、想法、做法的引导变成习惯。当孩子赖在玩具店耍赖非买不走的时候,您不妨想一想,是买玩具的时候吗?真的有需要买这样的玩具吗?

芽芽妈觉得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与其让孩子因为错误的金钱观误导生活的方式,不如让孩子懂得节制、懂得取所当得,在付出与获得的努力中,领略金钱所带来美果,而不是因为利用金钱所戴上的面具。

新时代的父母不再只是孩子经济需求的供应者,而是孩子一个模仿的标竿。父母亲除了要教导孩子如何建立观念与想法外,更应运用经验,教导孩子在金钱观上,破除传统为利是图的迷思,才能在财富聚全的同时,共同营造一个富而好礼的社会。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