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妙招,教你如何培养孩子想象力
如今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让孩子学知识,早早的就开始教他们数数、背诗,但玩玩会忽视了对他们想象力的培养。
有研究显示,拥有良好的想象力并且善于运用想象力解决问题的孩子,在学业、社交、情绪控制等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因为他们总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找到更多的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旺盛的好奇心是孩子与生育来的天性,什么都想去尝试一下,在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尽量的允许孩子自由的去探索,即使会脏一点、乱一点也没关系。
其实弄脏了没关系,洗个澡就解决了,在整个过程中孩子的体验是最重要的。没踩过泥坑,怎么知道泥巴是湿湿的滑滑的、黏黏的?如果孩子不知道泥巴是什么样,又怎么会在看到巧克力酱的时候,说“像泥巴一样”?
家长可以从很多生活中的小事去入手,时不时给孩子的生活来点变化,比如说吃饭时每周增加一道新的菜式,告诉孩子是用什么做的;时不时带着孩子全家一起去信的景点或游乐场玩,通过这些方式来增长孩子的见识,来丰富孩子的体验感,而孩子的体验感越是丰富,想象力也会越强。
2
很多家长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孩子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连什么时间玩什么游戏、讲什么故事都设定好了,但是孩子在自己主导的活动中更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每天至少预留出 45 分钟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做主,问问他们想玩什么,家长应全力去配合孩子们玩耍。
3
有些家长可能会感到疑惑,电视、手机、电脑和孩子的想象力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可大了。
孩子在看视频节目的时候,是被动地在接收视频里的信息,而不是主动的去思考和创造。长期沉溺于收看电视节目,会减少他们自主活动的时间,这样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4
玩具越简单越益智,比如积木、拼图等,孩子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各种玩法。而那些所谓酷炫的声光电玩具,其实对孩子并没有什么益处。
此外,家里许多日常用品也可以充当孩子的益智玩具,比如准备一盆水、一个水杯和一个瓶子,让孩子玩舀水装水;在纸盒里装上各种小东西,让孩子掏出来、扔进去。
还可以找一个超大纸箱,让孩子坐在里面,给他几支马克笔,让他随意涂鸦,装饰他的房子,还可以用工具给房子制作几扇窗户。
这些不花钱的玩具能帮孩子认识不同物品的全新用途,锻炼手部精细动作,还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5
艺术不分对错,孩子在艺术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比如玩敲打乐器,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用笔或刷子画画,或者用海绵条、吸管、滚筒、棉签、切了一半的苹果等任何安全物品,蘸颜料画画,或者直接用手也可以。
还可以用橡皮泥或黏土捏小动物;用纸板、纸筒做房子等立体建筑;带一个袋子,去户外搜集树叶、小果子等各种材料,带回家用胶水制作一副拼贴画,也是很好的艺术创作活动。
6
讲故事不一定需要照着书本或视频,自己编故事更考验想象力和创造力。你可以利用工具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启发孩子思考,自己编故事。
比如准备一盒物品,可以是纸杯、手电筒、玩偶、积木、小汽车等,让孩子把这些物品联系起来,创作一个故事。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和他一起仔细观察感兴趣的展品,让他把他看到的编成故事。
7
“过家家”游戏能帮孩子认识周围的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从中得到无限的快乐,而孩子的想象力也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2 岁左右的孩子都喜欢玩“过家家”,他可能会把玩偶当作宝宝,自己扮演爸爸或妈妈,还可能会把积木当作电话、小火车或任何他需要的东西。家长也可以参与进来,比如和孩子轮流模仿不同动物,或者让他当导演,配合他一起表演一个场景。
如果能提供角色扮演的道具和服装就更好了,比如“医生和病人”游戏需要的听诊器、药瓶等,“郊游”游戏需要的篮子、桌布、各种蔬菜水果、玩偶宝宝等。
孩子的想象力旺盛但也很脆弱,如果家长一味要求孩子循规蹈矩,凡事追求“对”与“错”,孩子想象力的小火花可能就被掐灭了。
所以,你要给孩子提供支持性、鼓励性、引导性的环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他自由发挥他的创意。有句话说得好,对孩子想象力最好的保护就是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