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过度保护的“四宗罪”,快看看你中招没?
保护孩子,是妈妈的天性。但是,保护的太过,不是爱孩子,就是害孩子了。
《妈妈是超人》里的马雅舒就是一个过度保护到了神经质的妈妈,对孩子投入了全部的精力。


她不允许孩子玩儿各种可能存在“隐患”的东西,诸如最普通的沙、菜市场的骨头和鱼,家里的门。
孩子在菜市场对鱼产生了好奇,摸了一下,她都会紧张地大喊:不可以!

甚至神经质到搬空了家里的客厅,就因为害怕孩子磕着碰着。

硕大的客厅里什么也没有,全家人吃饭就铺一个野餐垫,坐地上吃饭。后来老公罗伯特受不了了,把家具全都搬了回来,马雅舒就崩溃了,让老公在家具和自己之间二选一。

看她带孩子简直就是折磨。
漂亮的孩子一天到晚哭哭唧唧,躺地打滚,弟弟跟着姐姐学会耍赖、不吃饭。妈妈焦虑地不行,又是追着喂饭又是无尽的娇惯,孩子要什么给买什么,正经饭不好好吃,天天就是零食。

这样的过度保护,直接结果就是快4岁的女儿不会自己吃饭、上厕所,第一天上幼儿园就尿了裤子,差点被老师劝退。
当把所有的角都磨圆,让一切锋利物体都消失殆尽,孩子们反而更容易受伤。
现在很多妈妈可能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过头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妈妈对孩子最容易保护过度的“四宗罪”。

1
生活中样样包办,生怕孩子累着
现在大多数家庭把孩子当祖宗养,从小到大,大事小情不让孩子自己动手,真真做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都不会做。更别提做家务了,自理能力非常堪忧。
吃鱼,一定是大人挑好刺。
吃樱桃肯定是大人去了核。
上幼儿园的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
上学的孩子不会自己盛汤盛饭。
下学了书包一定是背在大人的肩膀头上。
孩子明明长着一双手,结果空成了一件摆设。所以说,那长手到底干嘛的?

2
活动中处处限制,生怕孩子受伤
对事物,对环境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想摸,想玩,想尝试是孩子的特点。但是,不少大人因为害怕孩子受伤干脆限制了孩子的行动。
不让孩子摸地板,因为怕脏。
不让孩子踩水坑,因为细菌。
不让孩子骑自行车,因为怕摔。
不让孩子光脚,因为怕扎。
奇奇怪怪的东西,
包括小猫小狗什么的绝对不可以碰。
因为身上脏东西太多。
稍微有个感冒就赶紧塞药片,抵抗力直线下降到零。

3
探索中频频干涉,生怕孩子不会
这一点也是很多家长习惯的教育方式之一。
比如,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不让孩子先去自己摸索和思考方法。而是非要孩子照着说明书按部就班的玩玩具。
看书也是一样,必须要求孩子一字一句的按页读。生怕孩子不知道怎么玩,怎么学。
貌似是为了孩子好,其实阻碍的是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顺便把孩子玩和学的积极性也给打消了。

4
在社交中处处插手,生怕孩子受欺负
在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大人总是密切关注孩子的一切动态。稍微有个风吹草动,立马冲上前去帮助孩子讨回公道,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如果孩子被打了,马上质问对方,我们小,为什么欺负我们?
如果孩子打了人,马上强词夺理,我们小,打你一下能咋地。
每天被大人这样过度保护的孩子,肯定没有胆儿和招儿去自己交友和处理同伴关系!
大人们有没有考虑过,在这种处处限制的环境中,我们的孩子将失去什么??
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不但会让大人感觉疲惫,也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无能。
虽然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服,不会和小朋友一起玩,在大人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是这些芝麻绿豆却会使孩子产生心理负担,觉得自己处处比别人差,不能融入同龄人的小群体中,从而渐渐失去自信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还会养成软弱无能,胆小怕事的性格。
那怎样才能做到不对孩子过度保护呢?

1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独立能力和思考能力
自己的勺子自己拿。
自己的扣子自己系。
自己的裤子自己提。
玩玩具的时候,先让孩子自己去摆弄和摸索。
等孩子探索够了,再引导孩子去掌握学习方法。
但凡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一定要孩子自己上手,你只要教孩子做事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就好了。
也许孩子开始做起来乱七八糟,但是,耐心的教加不急躁的等,才是最好的管教。
妈妈一定要意识到,独立能力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而是要通过渐进式的成长才能形成。
因此,妈妈要多给孩子制造各种学习机会,多给孩子适度的探索空间。这样孩子才能提高自理能力,思考能力。
毕竟,孩子小时候要独自面对的是吃喝拉撒的小事,而长大后他需要独自面对的可是整个浩瀚的人生。

2
给予孩子适度的鼓励
孩子做得好,离不开大人的鼓励。
你今天自己穿的袜子呀,真了不起!
你今天吃饭都没有撒在桌子上呢,加油!
你今天见到邻居奶奶还主动问好了,真有礼貌呀!
大人的欣赏与鼓励永远是孩子有力的支持和最强劲的动力。
如果孩子总是依赖妈妈不愿意自己动手,你可以跟他说,你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我信你能够做到哦。
如果孩子因为做某事失败了,比如,他想擦地,却把水撒得满屋都是。那你可以先去接纳他的情绪,我知道你是想帮妈妈打扫卫生。但是,可能你还不太会用拖把。来,我们先把地上的水擦干净。然后,妈妈就来教你怎样用拖把才能用的更好。

3
教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现在的社会危险确实比较多。作为妈妈你能24小时跟在孩子的屁股后面贴身防守吗?
不现实。
所以妈妈应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在面临危险时该如何应对。
这比整天提心吊胆的跟孩子说,你小心这个,你注意那个更有用。
比如,告诉孩子,马路上车多,应该慢慢走,不要横冲直撞。可以跟陌生人打招呼问好,但是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姓名,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读一读安全绘本等等。

虽然妈妈想要保护孩子的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各位妈妈,多少也让孩子自己动点手,多尝试吧!
你管的少一点,孩子才能会的多一点。
你越无能,孩子才能越全能。
喵姐相信每位妈妈都希望将孩子培养成健康的,优秀的人,那就请大家尽量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