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并非天生,与孩子相处利用这3条“原则”,轻松培养自信心

文 / 尼莫妈妈日记
2019-07-02 00:20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去幼儿园看到过这样一个画面:

在幼儿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他说话很小声。特别是人多的时候,他会选择沉默。当有节目表演时候让他上台表演,他就会站直,动也不动。就算全班小朋友都鼓励她,她也克服不了。这个小朋友就是很明显他不自信。对自己非常没有信心。老师为了给他创造机会,让他上台表演。他都不会,他也不想,感觉与同龄人格格不入,妈妈很是担心,担心孩子在以后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孩子的种种表现都是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

自信是孩子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自信的孩子不仅懂得自己要把握住机会。让自己随时能够发光发热,还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持冷静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相对于自卑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压力。自信的孩子对自己非常有信心,所以他们不会感觉到有压力。那不自信,有的救吗?答案是有的。

不自信孩子的"表现"有哪些?

1、不自信的孩子遇到事情不会想要去解决问题,而是,逃避问题,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2、不自信的孩子在玩伴中大多数都属于倾听者,他们都不太敢主动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他们还会过分的依赖父母,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什么话都听父母的,没有自己的想法。

4、不愿意和周围的朋友和小伙伴进行交流沟通。只想自己安安静静。在角落里。

5、缺乏自信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消极心态。

为什么孩子会变的不自信?

孩子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通常会比较性格开朗,阳光自信,也喜欢和外人接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比较缺爱,也会比较没有自信。安全感能带给孩子的是满满的爱,如果孩子缺爱了,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而变得不自信。

孩子不能独立

孩子依赖性太强,不能独立,样样都要父母包办。过度依赖带给孩子的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孩子不能独立,不能依靠自己,对自己就会变得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所有事情都做不好,需要别人来帮忙,样样都要父母的主意没有自己的想法,怕自己解决事情,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只能依靠父母来的思想去做一些事情,当孩子只有一个人的不能依靠父母的时候,他自己无法依靠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不自信。

孩子出现自卑心理

孩子会因为不自信,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都是自备心理,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而产生自卑心理,认为别人都比他好,别人才是最棒的,别人才是最好的,孩子的自卑心理往往是出现在遇挫折而没有人鼓励他的时候出现的,有的只是对孩子的抱怨,而不是鼓励,之前看过一个视频,2个孩子互相抢球,一个强一个弱,教练不断的对弱的孩子进行鼓励,让他出现自信心,孩子居然赢了强的,刚开始篮球弱的孩子非常害怕,后天经过鼓励就变得强大起来,如果给到孩子是一句又一句抱怨,那么孩子是怎么样都强大不起来的,孩子的自卑心理最容易让孩子变得不自信。

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

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的认知不够,以为自己事事都做不好,不敢去尝试,不敢去冒险。不敢去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因为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怕挫折,怕失败。怕这怕那。孩子过于保守,这种性格的孩子做事情思前顾后,做事不够果断,不敢往前迈一步,不敢体验失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让他能够更加坚强的面对生活中一切,父母害怕什么,就让孩子不要碰什么,让孩子。怕这个怕那个。

遵循以下3条原则,孩子分分钟放飞自我

安全感是必须的

满满的安全感,接孩子的就是满满的爱,安全感能够给孩子带来满满的自信,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陪伴。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身心健康会比同龄孩子健康更多,安全感就像孩子的保护伞,时时刻刻呵护着孩子,时时刻刻保护着孩子,能够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惧怕任何事情,有一颗勇敢向前的心。就算遇到困难和挫折他都不害怕,想要孩子自信的前提。是父母要给足孩子安全感。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性格

性格独立自主的孩子一般都是比较自信的,因为他们一般都很有自己的主见。性格独立的孩子。他的性格往往会更加的坚强,不会被旁人的思想左右,有自己的想法。要培养出独立自主性格的孩子,父母首先就要给孩子做出选择的决定,把决定权给孩子,很多事情要提醒孩子,他才是真正的主人,把决定权都给孩子。让孩子做真正的小人,让孩子说了算。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更加有想法。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父母也要适当的做出改变,把命令式的口语换成引导式或者沟通式,不要命令孩子应该要去做什么,而是让孩子觉得要做什么,这样孩子才会慢慢的学会思考,从而更加有自己的想法。

让孩子去经历不左右孩子的思想

随着孩子乐的年龄越来越大。孩子们的想法也是越来越多。父母总是以为孩子的想法是错的,要孩子遵循父母的想法去做才是对的。什么决定都要帮孩子出。有时候孩子在玩积木的时候,家长就会在旁边指手画脚。说,这样拼才是对的,这样搭才是对的,你的是错误的。对孩子的事情经常指指点点,总是以为让孩子按照大人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家长经常会去干预孩子的思想。还是要自己去经历了对和错,他才会自我判断,如果我们只是一昧的干预,让孩子没有去经历,没有去学习,那么孩子只会去模仿别人。从而失去自己真正的想法,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一些事情,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要让孩子亲身经历。在经历的过程中,他才真正学习到东西,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有所成长,有收获,有成长,才能变得更加自信。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棒棒的"

想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很棒的,家长就要告诉孩子,很大的鼓励和信心,每天都要对孩子说你很棒,你真的很不错,又进步了,鼓励孩子,强化孩子,给孩子多点耐心。对孩子说的话,多点耐心,认真的听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当孩子完成一件比较艰难的事情时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只有当孩子意识到可以是"棒棒哒",自己是能干的,自己是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孩子才能重拾自信。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自信的孩子有"糖"吃,家长都想要自己的孩子自信,开朗,能够拥有一个好的人格,遵循以上几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就不再是难题。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