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相处“宝典”:不越2种位、不欠3种账
文/孕婴帮,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帮妈的表姐雪儿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昨天在朋友圈发完结婚照之后,立刻就删掉了。家人、朋友都出于关心,问表姐为什么。她低着头解释说,自己一激动忘了屏蔽家长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喜事为什么还要偷偷摸摸的呢?
原来在雪儿发完朋友圈后,立即有几位家长私聊她,有的向她表示祝贺,有的询问结婚日期,有的直接发红包随份子,这让雪儿感到很郁闷。她一一感谢了家长们的好意后,开始给我们分享园长曾经传授给她的,与家长相处宝典。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几件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情感交流不越位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我们身边的幼师多为女性,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居多。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则大部分都是妈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话题,首先就是孩子。然而,女生之间的话题就很广泛了。从家长里短到服饰妆容,以及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在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之间,一定要把握好相处的度。保持纯洁的工作关系,在将来会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这样就不会引起别的家长的反感。
二、工作内容不越位
做老师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家长,家长们的职业和人脉会更多。但是在相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业务交流,应该维持在校园和孩子的教育之中。除此之外,如果存在任何工作往来,都会引起其他家长的怀疑和猜忌,容易造成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误会。

三、不欠人情帐
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这本书中解释,这里的“湿”并不是与“干”相对应,而是用来形容黏糊糊的人情关系,鲁迅也曾说中国是人情社会。学校是最纯洁的师生关系,但是如果家长和老师之间存在礼物收受来往,这种关系就会变得很复杂。如果老师收了家长的礼物,意味着要对学生更加照顾,而没有照顾到的学生和家长,就会质疑老师的能力。
四、不欠沟通账
家长和老师之间,有时候会站在统一战线。但是班级里的孩子很多,老师有时候无法很好地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情绪。这个时候,家校合理有效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孩子出现任何问题,老师都要跟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尤其对于新老师和新同学来说,要了解孩子对哪种食物、药物过敏,孩子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等等,以免发生意外。

五、不欠经济账
如果幼师雪儿收了家长们的份子钱,或者其他老师向家长“索要”经济上的帮助,这都是不不正确的工作关系。最重要的是,很多学生就会“照样学样”,给老师献殷勤。这时,如果老师体罚犯错的学生,学生就会很不服气,甚至公然顶撞老师。老师收了礼,就不好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最终导致教育工作无法很好地进行下去。
帮妈心里话:
很多人都说,老师是一份讲良心的工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时刻把每一个孩子都挂在心上。家长和老师的初心是一致的,希望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希望孩子品学兼优,有责任心,懂得上进。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则是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良师益友。因此,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看完今天的分享,你知道怎么处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了吗?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请一起分享给我们吧,留言区等你哦!
我是帮妈,一名高级育婴师,私信“育儿”,帮您解答带娃路上的困扰~
(配图均来自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