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三步提问法”告诉你,只需这三步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昨天,朋友丽丽来到我家里做客,生了孩子的我们,话题总是围绕着孩子,同时也少不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朋友的孩子今年已经四年级了,之前孩子的成绩都还不错,在班级都有前五名,所以我也很少看她担心孩子的学习。
但是昨天晚上,朋友却反常地提起孩子学习的问题,并且一直在叹气摇头,我询问她原因,原来她最近正在为孩子的成绩退步而担忧。
丽丽说孩子在一二年级时成绩都还不错,但是一上了三年级,就能够明显感受到孩子对于学习逐渐吃力。
丽丽说:"孩子上了三年级,写作业也越来越慢了,数学成绩都很少拿高分了;课本的例题会做,但是只要换了内容,形式没换就不会了。而且只要题目稍微难一点,孩子就要做好久。"
听了丽丽家孩子的现状,我想起在教育界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可的理念:一二年级相差不大,三四年级两极分化,五六年级天上地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学的都是"实物"类的东西,是具体的,浅显易懂。而到了三四年级之后孩子的学习内容会逐渐往抽象的、难懂的方向发展。那么就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中国的家庭中,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一能力的存在。但其实"逻辑思维能力"关乎孩子的方方面面,不单单是成绩,对孩子的生活、社交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呢?逻辑思维能力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又能如何去培养呢?

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
官方这样解释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在这里,很多人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逻辑思维能力就只与"数学"有关,但其实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习数学需要具备的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甚至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必须具备的能力。
- 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孩子,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思维敏捷性,能够迅速地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
思维创造性,对知识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并产生联想、发散。
思维批判性,对问题能够自己的思考,能辩证地分析问题。
思维灵活性,善于变通,更换思路,能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思维深刻性,能全面细致地考虑并解决难度较大的综合问题;
为什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 幼童时期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关键期
逻辑思维发展是由规律的,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的。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3~7 岁左右的孩子,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又称前运算思维阶段。
7~12 岁左右为具体运算阶段,将发展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12~15 岁左右为形式运算阶段,孩子开始出现接近成人水平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在孩子发展思维的早期,如果家长能够重视对孩子逻辑能力的培养,那么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帮助。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曾经也发布过相关的研究,其发布的"人类大脑发展"曲线图就表明,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的更高认知能力的发展顶峰就在10个月到4-5岁之间。

而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也认为,3-5岁是孩子发展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因为在这个时间段的孩子心中总是充满了好奇和疑惑,喜欢追着问为什么。
因此,幼童时期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期。
从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孩子的影响
- 能让孩子拥有更多"竞争力"
逻辑思维能力将是未来教育的重点。教育部国家语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就明确强调,要重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所以可以预见未来的教育趋势,在未来,逻辑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受重视。
因此,如果在孩子思维发展初期,家长就能够重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孩子就能够拥有更多的竞争力。
- 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逻辑思维能力与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上文我们也说了,孩子的学习内容是从浅显易懂的具象内容逐步转向抽象的、难懂的内容,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内容的加深,孩子的学习难度会逐渐加大,而难度加大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而对抽象、深奥内容的理解最主要的就是依靠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孩子拥有较好的逻辑思维,面对难懂难学的内容也更能游刃有余地处理,从而带给孩子成功的体验,因此学习兴趣也就一直能够保持。
逻辑思维能力会让孩子一直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并且相信自己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事情,因此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在学习路上是无止境的。

- 能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和孩子的交流能力息息相关。而且,是否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很好地在社会上立足。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去到社会,我们都需要和别人交流沟通。
我们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有一些人在与别人交流沟通时,表达清楚一件事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常常讲完别人都听不懂,但是有些人却能用两三句话就让别人明白。
这其实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具备较强逻辑思维的人,在表达上能够更加清晰明了、有条理。而这样的人社交能力也比较强,更容易在社会上立足。
思维能力是虽是先天具备的,但是也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有效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呢?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国外家庭经常用来训练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非常简单但是非常有效。
那就是"三步提问法" ,只需要简单三步。

何为"三步提问法"
"三步提问法"的全称是see-think-wonder三步提问法,它来源自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零点计划"。
"零点计划"是哈佛大学用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课程,零点计划已经在哈佛大学执行了50年。而"三步提问法"就是其中一点。
"三步提问法"因其流程简单,运用场景多样且效果优异等优点而被许多家庭运用且推广。
如何利用"三步提问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三步提问法"的运用场景多样,无论是带孩子外出,还是在家与孩子看书、游戏,都可以运用其中。接下来我就以带孩子去动物园为例,跟大家详细解释"三步提问法" 的内容和具体操作。

- 第一步:see(观察)
See(观察)就是简单的字面意识,也就是向孩子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比如周末我带孩子去动物园玩,当走进动物园时,我便问我家宝宝:"宝宝,跟妈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大家别觉得这一步太过简单,提问没有意义,它是孩子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而且在孩子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孩子的观察能力。
这一步更好的地方在于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因此表达出来的观点也是不同观点,因此当不同的观点在一起碰撞时,就能够拓宽思维。
家长在做这一步的提问时要注意一个注意事项:孩子的想象力是很好的,当孩子看到东西时难免天马行空地想象,而这时我们不要急着打断和纠正。
比如我们同时在动物园里看到猎豹,然而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
我说:"宝宝你看,猎豹"
然而宝宝说:"妈妈你看,本杰明警官(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的角色)"
如果我在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纠正和解释,那么就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想事情的发散思维。

- 第二步:think(思考)
这一步的提问是:"你对你看到的怎么想?"这是承接上一步的关键一步。而这一步的关键就是,家长不仅要问孩子"怎么想",还要问清楚孩子"为什么"这么想。
这一步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关键。因为如果我们没有问孩子"为什么"的话,孩子很大可能不会自己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想,而只是单纯停留在自己"怎么想"的阶段。
因为在"怎么想"的阶段,孩子可能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而没有很强的逻辑和条理,而当我们问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想的时候,孩子就需要认真地思考并且认真梳理因果关系,并且组织语言后再进行表达,而这一步就是不断在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

- 第三步:wonder(探索)
这一步的提问方式是:"还有什么你想要了解的吗?"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鼓励孩子去勇敢"探索",而这就让孩子从之前的"思考" 层面转向到"行为" 阶段。
比如我们在动物园中看到了火烈鸟,而我家宝宝就提出了疑问:"妈妈,为什么有的火烈鸟颜色比较红,而有些颜色则浅一些,是橘红。"
他的问题难到了我,但是我顺势鼓励他:"妈妈也不知道,你想要了解吗?那你去问问看吧"于是我引导他去询问了动物园里的工作人员。
这一步其实是让孩子的思维、想法或者疑问"落地",而当每个疑问、想法都能得到解决,孩子也会更有动力和信心去思考下一个问题,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能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育的根本其实不是学习知识,而是锻炼大脑学会思考。在越来越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今天社会,我们更不能忽视从小对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三步提问法"非常简单易学,运用广泛且有效,因而各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加以尝试,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