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高情商家长要明白3件事,很有用

文 / 家长课堂
2019-07-12 15:00

家庭教育是激发潜能的源泉。

真正优秀的父母,都是不动声色的摆渡人,他们循循善诱,而非加强控制,他们将价值观体现在行为上,而不是敷衍在空泛的道理中。

1.凡是刻意而为之的教育都会失败

生活中 ,我曾经遇到一个写字非常漂亮的小朋友,诧异这么小的年龄怎么可以写出这么娟秀的字体,遂“请教”她,她自豪的说“我的妈妈写的比我还要漂亮!”聊起来才知道她每天练字的时间有三个小时,而每次妈妈都陪她一起练,她喜欢跟妈妈在一起练字,也打从心里喜欢上书法。

有一些父母,陪孩子写作业的时,自己一边看着电视或打着游戏,一边监督与呵斥孩子要专心、要加速,还叮嘱不许出来偷看与偷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密育儿在于心灵间沟通,而心灵间的沟通基础就是尊重,在此基础上多沟通、交流,最终尊重与接受孩子的选择。也不要刻意去做正确的言传身教,这是有难度的。也很难在每个方面维持得那么好。如果你刻意为了教育孩子,刻意做出的榜样。你的教育就会有痕迹,育儿先育己!

2.言传身教=身教言传?

现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身教言传”。言传身教是将言传放在首位,先告诉你要怎么做,然后示范给你看。而身教言传则是将身教放在首位,你看到我这么做了以后,等你问我为什么这么干,我再告诉你。

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求教。

聪明的父母都会选择先做,让孩子自己来判断正确与否。孩子们在一个开放式而非灌输式的学习环境中,自己发现行为的不当之处,从源头上加以改正或创新。孩子天性之一就是模仿,要让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得是什么样的人。

3.如何正确发挥「言传身教」的引导力量

孩子们会去模仿他们所看到的行为,但是,言传身教也被确定为一种普遍容易接受的能持续发挥影响效用的教育模式,但言传身教其核心不在「教」,而在「立」,越早让孩子「立」得正,越少让孩子接触外界的暴力言行,对外部世界的暴力行为越能客观的进行正确说明和引导,对孩子从小发展健康的人格与行为模式越有帮助。

我们希望共同生活的环境更安全、健康、阳光,我们想要我们的孩子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品格,那么,就让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自身的「言传身教」做起,成为下一代「正面榜样」的同时,也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

一个优秀的父母,不会把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中心,他们不会为孩子失去自我,反而会借助孩子完善自我,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而孩子受益只是结果,不是目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