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伤孩子的4种行为,第三种很多人中招,看看你家有几种?

文 / 家长课堂
2019-07-12 15:05

作为父母,我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我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这一点,对所有父母来说都毫无疑问。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想表达爱,却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伤害,这里我们将介绍父母以爱为名伤害到孩子的4种行为。快看看你中招了?

1、经常唠叨

父母的唠叨本是好意,是出于爱的目的,但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每当孩子的表现不如家长的预期时,家长就会唠叨个不停,并且常常会盯着孩子的缺点或者短处。殊不知这样做会严重地伤害孩子,对孩子的自尊心构成打击,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时常数落孩子,唠叨孩子的缺点,不仅导致他们怀疑自己,而且他们会因为觉得辜负了父母而感到羞愧和内疚。如果孩子没能让他人满意,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令人失望,最终,他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受人嫌弃的窝囊废,尽管他可能将这种情绪深藏不露。

总的来说,总是唠叨孩子的缺点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唠叨解决不了孩子的缺点,只会让其反感甚至性格畸变。

2、吼骂孩子

当孩子犯了错误,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说教大道理,而是要给孩子另一个选择。也就是说,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可以的路来给他走。

骂孩子的坏处是,他一紧张,大脑会自动转入逃生机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过一劫,父母就白费唇舌了。

人都有好奇心,越是听不清楚的,越会注意去听。因此,要孩子注意听你说话,不必大声吼,只要引起他的动机,你越不要他听见,他越会注意听。其实最好的沟通方式是身教,因为太小的孩子还不能说理,当大人做给他看时,他便自然会学进去。

真正能做好自己情绪的管理的人,才是真本事,才是好父母。不仅能够让孩子感到温暖,也能为他人开出美丽。父母的情绪平和,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3、无原则的妥协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几乎每天都包围在孩子提要求的声音里:“让我再看一个小时电视吧”、“我要吃冰激凌”、“我就要现在出去玩嘛”等等,类似这样“得寸进尺”,“无穷无尽”的要求常常让很多父母不知如何是好。你满足一个,后面又会有好几个等着你。

父母的妥协,只会让孩子认为规则不重要,让他们误以为所有规则都是可以随意践踏的。

父母一定要学会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在拒绝孩子的时候,不要急着和孩子去争辩,可以在事后等孩子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讲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须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和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会接受你的意见。


4、说话不算数

“做完作业,周末妈妈带你去游乐园。”“这次考试进了前十,妈妈给你买新球鞋。”“这个不好,过几天妈妈给你买个更好的。”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我们不断地给孩子一些承诺,短期内让孩子听话,但是一旦目的达成,我们就把自己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结果伤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在孩子眼中,一个说话总是不算数的妈妈,她的话语已经失去了力量."言必信,行必果"是父母拥有威信的重要条件,这样才会让孩子感到父母是说到做到的,从而自觉地听从父母的教育。

珍惜孩子的信任,不要敷衍孩子,承诺孩子的事情尽量做到,如果确实因为迫不得已的原因而不能及时兑现诺言,记得耐心地和孩子说明情况,并和孩子道歉并补偿。

每一个承诺的背后,都是孩子的一份期望,实现不了的承诺,就别轻易对孩子说。

孩子,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余生请多多关照。人生这趟马拉松,我们相互扶持,一路向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