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写作业?激发孩子“学习原动力”,孩子不爱学习都难

文 / 尼莫妈妈育儿师
2019-07-13 22:53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朋友在微信上和我说:"哎,好烦啊!孩子放学回家之后总是不写作业,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我要愁死了!"

我发了一个摸摸头的表情,然后回复:"小孩子不喜欢写作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好吧,你不用太过于担心,而且你家孩子那个年纪正是爱玩的年纪呢。不止你,很多家长肯定也有类似的烦恼。"

朋友说:"哎,如果孩子不写作业,那么孩子的成绩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我多么希望孩子能够爱上作业、爱上学习。说爱就太夸张了,只要孩子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就好了。"

我说:"想要孩子主动去写作业,只要你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原动力就好了。"

很多父母可能只看到孩子不爱写作业只爱学习的表现,却没有想到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

很明显,孩子不爱写作业、不爱学习,就是因为孩子没有一点点,或者只有一点点的"学习原动力"。没有动力刺激,孩子很难爱上学习。

"学习原动力"的内在深意

在父母的学生时代,父母是否爱学习,是否爱写作业。相信很多父母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孩子不喜欢学习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喜欢学习,这样孩子就能主动学习,孩子的成绩也会上来。

这就从侧面显示出了"学习原动力"对孩子的重要性,因为"学习原动力"就能够激励孩子主动去学习。

那么,什么是"学习原动力"呢?

"学习原动力"由两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本能反应"。这两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孩子的学习动机能够促使孩子产生学习的本能,而学习本能又会反过来加强孩子的学习动机。

孩子有了其中一个部分,孩子就能够认真学习;但是,若是孩子同时拥有"学习动机"和"学习本能反应",那么孩子就能够主动学习。

孩子的"学习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指的是,孩子受到外在的压力或者刺激,孩子被动去学习。

这些刺激一般都是父母给予孩子的一些奖励,或者孩子的一些心愿,还有的就是孩子能够避免的一些惩罚。

比如说,孩子写完作业,就能够看电视;这次考试考90分以上,就能够买一个玩具。相反,如果孩子作业没写完、考试考得太差,那么孩子将会受到一些惩罚,这些惩罚一般都是和"玩乐"有关的事物。

"内在动机"指的是,孩子不需要任何人引导和督促,就能够主动去学习,学习已经成为了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就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的事情。

通俗一点来讲,"学习本能反应"就是孩子去学习的一个本能反应。就好像是,大部分孩子不需要父母督促,他们放学回家,就会去写作业。上课——放学——写作业,这就是大部分孩子的一个本能反应。

"学习原动力"能够让孩子爱上学习

在一般的家庭教育下,孩子学习——写作业完全是因为父母的"压迫",也就是说,大部分孩子认真学习的原因就是"外在动机"。只有极少数孩子认真学习的原因是由于孩子的"内在动机"。前者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后者认为"学习是为了自己"。

孩子怀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动机,学习的状态是不同的,最终双方获得的成就也就自然不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成绩不同。

"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原动力,是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孩子可按照个人的兴趣发展,很早便能产生热衷学习的原动力,这也是使他真正能自发性学习的关键。"

这也就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父母必须要找到并刺激孩子的"内在动机",这样孩子才能够真正爱上学习。即,孩子必须先要找到学习的"内在动机",然后再将"学习动机"慢慢地转变成学习的"本能反应"。

"学习原动力"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

  • 主动性

从某一种上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孩子的"学习原动力"决定的。

拥有"学习原动力"的孩子对学习有一定的"主动性",对学习主动,这对于孩子来说,算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所以,拥有"学习原动力"的孩子会和普通的孩子表现出很明显的区别。孩子感兴趣的是学习,所以,在其他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孩子会主动选择待在某一个地方学习。

  • 行动力

孩子对于自己的目标十分地明确,孩子的主动性不会太弱,孩子也会有很强

的行动力。

不管是对于学习,还是其他的一些事情,只要孩子想去做,孩子就能立马去做。超强的行动力,也会让孩子的学习变得高效。

  • 专注力

拥有"学习原动力"的孩子,还有一定的专注力。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孩

子能够稳稳地做到椅子上面,认真地忙着与学习有关的事情。

专注力一般的孩子在学习时,若有一个小伙伴叫这个孩子去玩,那么这个孩子可能就会放下手中的学习任务,然后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去玩。而一个专注力强的孩子,是很难受到外界的影响。

刺激孩子的"学习原动力"要有方法

既然父母已经知道了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那么父母就必须要想办法刺激孩子的"学习原动力"。那么,父母该怎么刺激孩子的"学习原动力"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找到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然后让孩子将"内在学习动机"转化成"学习本能"即可。

问题是,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找到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

首先,父母必须要消除孩子的"我学习就是为了父母"的想法。

有时候,由于父母的原因,孩子很容易将学习"功利化",这样,孩子是很难产生"学习原动力"的。

人有了长远的目标,才会有长期的学习热情。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的,孩子有了长远的目标,孩子才会产生长期的学习热情。所以,父母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找到他的长期目标。

不管是哪一种长期目标,学习一定是孩子实现他长远目标的最重要、必不可少的一步。

这个长远的目标可以时刻让孩子产生动力,让孩子在面对诱惑时,能够自觉抵制诱惑。

人们喜欢将赋予这个"长远目标"一个更加高大上的词语——梦想。 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长远目标"更为具体、有实现可能性;而"梦想"更加虚幻,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实现。

对于孩子来说,当下的学习是短期的一个行为。而对于孩子的人生来说,他的长远目标就是未来的光景。孩子当下的学习动力就是来自于未来虚幻的光景,为了未来的美好光景,孩子就会自觉少玩游戏,自觉学习。

"长远目标"又分为普通的目标和高大上的目标。孩子的长远目标越是宏大,那么孩子的学习动力也就越强。

看到这里,父母应该已经知道了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原动力"了吧。

其实,父母就是要引导孩子明白、意识到自己的长远的目标,这个长远目标必须是孩子最想完成的目标。然后,父母让孩子将这个这个目标说出来。接下来,就是制定一系列的计划,这个计划一定是包含学习的,孩子为了实现这个长远目标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当孩子拥有了"学习原动力",孩子就会有动力和激情,他也就会自然地爱上学习!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