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没耐心,孩子才会玻璃心,3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抗挫力

文 / J妈学堂
2019-07-16 00:47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听老一辈人这么说:''现在的孩子,一点承受力都没有,稍微遇到点困难就说自己不行了,也不管是不是真的不行了。''在他们的眼里,现在的孩子都是玻璃心,心理素质很有问题。小的时候听这个话很不服气,凭什么说我们玻璃心?现在回头看,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但以此同时,我也有一个疑问,人生下来那都是一样的,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孩子承受力如此差呢?

相信这个问题,那些老一辈从没有想过,他们也不可能觉得这是自己教育模式的问题,总觉得既然是孩子玻璃心,那肯定是孩子有问题,这还用考虑?


周妈跟我们抱怨,说她家孩子脾气不行,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一切顺利,那啥问题都没有,可一旦出现解决不了的事情,立马发火,有时候还会情绪崩溃,乱砸东西。这一点让她非常的头疼,到处咨询如何才能改善孩子的脾气?

其实这位母亲弄错了一点,孩子发脾气不是因为脾气大,而是他的''受挫极限''很低,通俗点来说,就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行,不抗压,比较玻璃心。


''玻璃心''的孩子,未来充满了坎坷

1、很容易得罪人,其实本人并没有那个意思

孩子要是“玻璃心”,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他们就会变得脾气暴躁,在这种情绪控制之下,哪怕平日里素质再高,也难免会做出一些让人不舒服的事情来。比如跟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自觉地带上“怨气”,当事人自己感觉不出来,可别人听了会觉得不舒服,他们想:我们地位一样,你凭什么对我发火?其实孩子没这个意思,可还是平白得罪了人。此外,“玻璃心宝宝”的抱怨在其他人耳朵里,其实就是一种指桑骂槐,尤其是跟事件相关的人,心里不是滋味,而这样的误会还不可能说出口让对方解释,结果越憋误会越深,最后形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2、社交能力差,交不到朋友

''玻璃心孩子''在其他人看来,脾气相当古怪,明明只是小问题,他却能因此发很大的火气,''那既然我惹不起,躲着还不行吗?''许多人带着这样的思想,自觉远离''玻璃心宝宝'',这很容易导致孩子不合群,形成''孤僻人格''。越是交不到朋友,性格越有问题,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发现到最后,谁都救不了这样的孩子。

很多时候''玻璃心''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自己,还有无数身边的人,别人为了不受伤害,就只能选择远离。


聪明的家长采取下面这3招对待''玻璃心宝宝'',效果显著。

1、态度上要理解孩子

一些脾气暴躁的妈妈,完全无法忍受孩子犯错,她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而完美意味着不能犯错。可哪有不犯错的孩子?孩子犯了错,家长要第一时间先安慰一下孩子,对他们的失误表示理解,想办法想稳住,然后再去一点点解决问题,顺序很重要。要是上来就是一顿臭骂,会极大的打击孩子自信,造成他们受挫力下降。


2、耐心很重要

''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啊?''类似于这样的话,不少妈妈都说过,她们觉得很简单的东西,孩子却一直学不会,频频犯低级错误,这让父母逐渐失去耐心。然而,一位教育学者说过,孩子的世界,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每一份常识的形成,都是建立在无数次''低级错误''基础上,别把孩子想的太聪明!家长多一点耐心,尊重孩子的''学习能力'',这有助于宝宝正确处事观的形成。


3、家长的要求不能太高

对于那些''玻璃心孩子'',家长需要不断产生新的刺激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比如建立一些很小的目标,要求不能高,孩子比较容易完成的类型,每解决一个问题,孩子都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以及自信,而这些感官能极大的帮助孩子完善人格耐受力,越是自信,也是坚强。


孩子心态不好,容易失控,与其说是孩子不行,不如说是家长的教育存在缺陷,唯有家长做出改变,才能慢慢扭转孩子的性格,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大家对于''玻璃心孩子''有什么看法,欢迎分享讨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