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的出糗经历当笑料?尊重孩子,要从保护孩子“隐私”开始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昨日,参加孩子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我和几个聊得来的母亲围坐在一起讨论育儿心得。其中小明母亲突然讲到了孩子的隐私,她说:"我家那小子还长不大,都到三年级了,有时候晚上睡觉还会偷偷尿裤子。"话音刚落,发现小明就站在他母亲后面,脸红的像个苹果似的,急忙跑开。
小明的表现给我留下来深刻印象,回家后我一直在思考,孩子的隐私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什么影响呢?
作为父母的你们,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和经历呢?这些我们觉得很有趣的事情对于孩子们来说,正是他们的"隐私"。孩子的心思是十分敏感的,孩子们总是希望能够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在别人面前,获得别人的称赞。对于孩子们来说,父母将这些糗事在别人面前被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是一件极其丢人和羞愧的事情。
生活中,父母总无意中将孩子的"隐私"说给别人听,父母也总是打着关心爱你的口号,询问关于孩子的"隐私"。那到底什么是隐私呢?尊重孩子的"隐私"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帮助呢?

隐私就是一个是关于自身利益,无关他人利益,不愿告诉别人不愿意公开的私事。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私。
作为大人,我们常常强调隐私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法律也承认和保障了我们的隐私权。有时候,当我们的隐私受到侵犯时,你会气愤会发怒,会寻求方法来保护我们自己的隐私。
而我们的孩子也希望能够得到我们的尊重,能够拥有自己的"隐私"。
可是,生活中父母常常忽略孩子的。
比如,偶然有段时间你觉得你的孩子变了,不再像以前一样把什么事情都告诉你,他变得喜欢一个人呆着房间里,话也变少了,你是不是会怀疑孩子,会在孩子不在家期间偷偷到他的房间里寻找些蛛丝马迹。
我们也知道,孩子喜欢把心里的秘密偷偷藏在笔记本里,于是我们开始翻箱倒柜寻找那本日记本,然后一字一句地看着读着。而这也是我们父母侵犯孩子"隐私"的表现啊。我们是否也经常没有敲门就随意进出孩子的房间,想要看看孩子在房间里做什么,却不知房间其实是孩子的一个隐私空间。
我们父母也常常在讲要尊重孩子,但方式却往往使结果得不偿失。最好的尊重孩子的方法,还要从保护孩子的"隐私"开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保护孩子的"隐私",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 保护孩子的隐私可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孩子要具有自我的概念,才能更加深刻了解"隐私"这个词。在学会辨析什么是自己的"隐私"中,孩子也会加深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清楚知道什么事是只有自己能知道而其他人不能知道的,明白自己和他人也有很大的区别。
一个有尿床行为的孩子可能只感觉到轻微的羞耻感,但父母在外人面前将自己孩子尿床的隐私暴露出来,就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更加强烈的羞耻感,孩子潜意识觉得尿床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而这种消极的感觉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评价。
可见,保护孩子的"隐私",有利于孩子形成更为清晰的自我意识。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不妨适当给予孩子该有的空间,尊重和保护他们的隐私,使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

- 保护孩子的隐私,可满足孩子的尊重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孩子具有被尊重的需要。孩子的尊重需要分为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两方面。成人对孩子隐私保护,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是将孩子当成完整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来对待,这充分满足了孩子被尊重的需要。孩子得到了尊重,也会更加认可自己的自我价值,对自己产生积极的评价,从而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
- 保护孩子的隐私,也能带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持续保持不害怕的感觉,不会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产生害怕恐惧的感觉。
如果孩子的隐私经常受到侵犯,自身又无力抵抗,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长期处于恐惧焦虑的状态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说的学者发现,充满安全感的孩子能够体验到他人的爱和信任,也能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相反,缺少安全感的孩子都会比较自卑和孤单。而隐私保护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想要藏起来的东西是不会被别人侵犯和传播的,父母都是很关心在乎自己的。
所以,保护孩子隐私,不但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也能增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信任,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保护孩子的"隐私",注意处理好与孩子间的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多多理解孩子,换位思考。
我们尝试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如果我现在是孩子,我是不是也想要拥有一个隐私空间来装一些我不想告诉别人的秘密呢?而我的父母却常常给别人讲我不想被别人知道的事,也常常趁我不在的时候挖掘我想要藏起来的秘密,是不是在内心会很反感很抗拒呢?
2、 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
父母不能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却在做一些伤害孩子的事。父母与孩子间的爱也需要有独自的空间,没有孩子喜欢父母用爱把他们囚禁在篮子里,孩子的天性应当自由,可以想象,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用五颜六色的画笔装饰他们的想象。

3、 孩子的空间就是他们的隐私空间。
父母不能随意进入孩子的房间,要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孩子有自由空间去发觉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按照父母安排的路走。如果父母要进入孩子的房间可以先敲门,征求同意后才进去。尊重孩子的"隐私"空间,也更能得到孩子的信任。也为小孩子树立了保护他人隐私尊重他人的意识。
4、 父母不可能一辈子守着孩子。
鸟儿总有一天要离开舒适温暖的巢,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广阔蓝天。孩子也是一样,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太过于侵犯孩子的隐私,可能孩子的内心会压抑,不愿意沟通交流,甚至越来越远离父母。作为父母,考虑孩子成长,关心爱护孩子是本能,但一定要有度,不能越过合适的界限。凡事越过应有的界限,往往会得不偿失。

5、 切记孩子拥有自己的隐私权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权利自由。父母要给孩子们最大的支持,孩子的天性应当是自由发展的,我们没有权利侵犯孩子的隐私权。当我们给了孩子足够的尊重和自由,孩子也会对我们更加信任,也愿意向父母倾诉自己内心的秘密。孩子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做出决定,是孩子成长中一个关键的步骤,父母又怎么能够将这一成长经历扼杀在摇篮里呢?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对事情的判断能力越来越强,他们会有自己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可能会慢慢将自己封闭起来,把事情藏在心里,可能不再像孩童那样呱呱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你。作为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学会保护孩子的"隐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可以增强彼此间的信任,还可以真正与孩子建立朋友式关系。父母要学会放手,给孩子空间,支持和赏识孩子,尊重和保护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心也更近一步。
我是奶嘴妈妈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