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纠结:孩子是否需要上早教?看看央视二套怎么说。

文 / 臭臭粑粑
2019-07-25 03:19

早教对于不少宝妈宝爸而言,还是有些陌生或者说模糊的。有些家长让孩子上早教只是赶时髦,早教真正对孩子起到的作用并不了解。

还有些家长看着身边朋友的孩子都在上早教,觉得不上的话有点对不住孩子,上了又怕花钱没效果,一直处在纠结状态当中~。

那么,早教到底要不要上?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央二台是怎么说早教的:

在幼儿阶段,对幼儿大脑的适当启发,对幼儿头脑的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的启蒙阶段,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启发式教育。

伦敦学院儿童健康协会和儿童救助慈善机构发布消息:幼童大脑发育的速度是成年人的两倍。

该机构呼吁:为了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未来,不仅要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早教建议和帮助,同时也呼吁政府,强化早期教育,使每一个托儿所都有专业的早教老师。

该机构还表明:如果幼儿的大脑没有得到充分的启发,在今后将会对孩子的身体、认知和情感方向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项研究显示:去年英国大概还有13万儿童在入学时语言能力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

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孩子的其他能力的发展。


01、0-6岁是让孩子接受早教的最佳时机

0-6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脑重:科学研究显示,人脑重量与智力发展成正比,但人的智力发育却呈递减法则,即年龄越小,智力开发的越高。0~6岁是大脑发育最为重要的时期,可获得60%的智力开发。

宝宝出生时脑重只有37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30%;1岁时,宝宝脑重就已接近成人脑重的60%;2岁时,约占成人脑重的70%;在2到6岁间,宝宝脑重从成人的70%达到90%。之后发育速度就会变慢,到20岁左右时,脑重才会100%达到成人水平。

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宝宝出生时大脑中就拥有1000~2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拥有2500个的突触,约有50万亿个突触连接,相当于成人的1/10;

2~3岁时,突触连接达到1000万亿,约是成人的2倍;

而6-11岁时突触会开始减少, 14岁时就会减少到跟成人相当。

为了让大脑能够高效运行,神经系统内会进行突触修剪。

那些经常被使用和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会被保存下来,并不断优化。而那些不常用的神经元和突触就会被修剪掉,几乎不可再生。

早教可以让孩子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接受丰富的刺激,促进更多神经元和突触被保存下来,从而使孩子更聪明,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0-6岁是宝宝多数敏感期的产生时期

敏感期是指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时期,相对于其他时期更容易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心理过程的某些方面发展最为迅速。

经研究发现,人类的绝大多数敏感期都是从0-6岁开始的。比如4-18个月的运动敏感期、3-6岁的感官敏感期、0-6岁的语言敏感期.....

一旦错过这个时期,这种心理功能的发展就会收到阻滞甚至无法获得,所以科学家也将敏感期称为“机会之窗”。

在这个阶段只要根据孩子各类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早教,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02、什么是科学的早教?

早期教育指人从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由于0-6岁、尤其是0-3岁是人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很多习惯、方法、思维和智力的发展都是在3岁前打下基础,后天的培养从这里开始。

科学的早教并不是以孩子会读多少单词、会背几首诗词等掌握多少技能来衡量的。

早教是后显性工程,是开发潜能的教育。

早教最核心的意义在于给予孩子一个营养丰富且方法科学的教学环境,对于孩子大脑的发育进行激活作用,促进其体能、智能、心理的健全发展,让孩子在专业的引导下全面成长。

另外,早教也十分着重于人文教育,特别是人格和性格的培养。

通过早教,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健康、自信的性格,让他们能够与他人更好地沟通交流,更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等等,这恰恰是当下孩子最缺乏的,也是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

其实,早教不仅仅是教宝宝,更是教父母。

专业完整的早教是需要家庭教育与专业机构教育配合完成的。希望宝妈宝爸们携手努力,让宝宝真正获得更好的成长!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关注臭臭粑粑,学习了解等多育儿知识,交流探讨孩子成长的一切话题,包括安全感、专注力、适宜性发展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