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耐心,做事总是“半途而废”是什么原因,家长来了解一下
孩子的心思变得总是很快,做事只凭好玩,一旦感觉无趣,就想半途而废了。布布和爸爸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候,看到他们的小孩有一盒积木。布布觉得很有趣,要求这爸爸给她也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回到家之后,布布兴高采烈的要和爸爸一块搭一架飞机,可布布不知道飞机的机翼应该怎么搭,就对爸爸说“咱们搭一座房子吧,给你和妈妈住。”房子还没搭完,布布又跑到屋子里看漫画书去了,爸爸对布布说,房子还没搭完呢,快过来呀。布布一动不动,只是摇了摇头。
再比如说上兴趣班,有的是家长给孩子挑的,有的是孩子感兴趣才学的,无论是哪种,都总会出现孩子上到一半就不想学的情况,为什么孩子总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呢?
家长要求的

家长觉得某件事对孩子有好处,就说的天花乱坠,想让孩子也体验一下。可无论之前父母说的多好听,时间一长,如果孩子还是没有产生兴趣,就很难坚持下去。而且,孩子的新鲜感总是过得很快,总会有新事物的出现吸引他的目光,但是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只有兴趣才行,还需要付出耐心和细心。
没有成就感
孩子的能力和精力往往有限,如果父母一开始给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虽然学的多了,但没有一门学的好。而且一个班的老师要同时照顾这么多学生,可能会疏忽某些孩子,孩子觉得学了这么多一点成效都没有,会越来越不喜欢做。那么,为了让孩子学会坚持,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只要孩子做的事情是合理的、安全的,父母就不要随意去干扰孩子,因为注意力是连贯性的,一旦被父母打扰,可能就需要花几倍的时间才会集中注意力。孩子如果没办法重新整理好思路,可能会把事情搁浅。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有事和他说,不着急的话,可以等他做完再讲也不迟。
布置任务要量力而行
有的家长为了锻炼孩子,往往给他布置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任务,孩子没有接触过,自然做不好,这会给他们内心带来很大的挫败感。所以,家长布置任务,一定要稍微高于孩子的实际能力,这样既不会完成得太轻易,又会让孩子通过努力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成就感,以后做事就不会半途而废了。
鼓励孩子

小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情,作为家长不要去批评他们,要对孩子进行鼓励的方式。每当他们想要放弃的时候,父母可以对他们说,“宝贝,你已经完成的很好了,但是我们坚持一下,会做得更好。”“加油哦,宝宝,别的小朋友都可以了,你也可以哟。”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做好的示范,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不要轻言放弃。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耐心,脚踏实地,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获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