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这4件事,比补课强100倍

来源 | 微信公众号 娇娇妈伴读(ID:qinzishushe)
上次穆清老师给小朋友们分享了这四句,还记得都是什么吗?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兄长。敬爱兄长,这件事应该早点知道的。
今天我们分享下面四句:
三字经·十一
首孝弟(通假字,同“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析:
做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孝敬长辈、友爱兄弟,
其次才是学习知识。
那都要学习些什么知识呢?《三字经》给了我们答案:知某数,识某文。学习识数,认识文字。
其实要明白这句话,我们还得回到孔子他老人家那里。
因为《三字经》里的很多语言都是从论语中截取出来的。
孔子的原文怎么说呢: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是为人的根本,想象一下,假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不好,怎么可以说自己是一个仁义之人呢?

所以无论孔子还是《三字经》,都把孝悌排在第一位。
做到了孝悌,就可以增长见闻了。增长见闻的手段很多,最好的两个途径就是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最好的例子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他20岁时就走出家门,漫游祖国河山;
小朋友们熟悉的李白也是,25岁离开家乡,一路壮游,留下了许多诗篇。

因此我们读司马迁和李白的诗文,仿佛天下就在我脚下。
读万卷书自不必说了。无论大朋友小朋友,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但是读书总得一步步来。
像小朋友这样的年纪,就可以“知某数,识某文。“啦。
至于具体要学习哪些“数”,识哪些文,就是下期的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