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童育儿——家长须知!五种不健康的家庭表现

文 / 武汉优童教育
2019-08-08 18:21

一个健康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很有家长们往往会不注重家庭环境的建立,有的家长则又过分重视家庭环境的建立,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那么怎样的家庭表现是不健康的呢?

1.家庭中有一个过度唠叨的妈妈

妈妈对家庭的事过分控制,有可能指责,有可能唠叨,总是对孩子说很多话,这样实际上就是在通过她的嘴巴满足她的幸福。--简单说,这个妈妈还停留在“口欲期”。

一个到了妈妈级别的人,那么多的攻击性和情绪都是通过嘴巴说出来,这就说明她正在用她的嘴巴对她的老公和孩子施虐,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其实非常常见。

如果以上两点画面化一下,可以想象:一个家庭,爸爸是在装模作样地严肃,妈妈在唠叨,孩子就在那备受虐待。

2.限制孩子的某一兴趣特长

比如说有的孩子人际关系好,但是学习一塌糊涂。孩子是想用成绩不好的方式来跟父母进行病理性的连接,意思是告诉父母,如果我有缺陷的话,你就可以乘虚而入靠近我。这就是家庭成员之间没有界限的表现。

简单说,孩子如果有某项能力上的缺憾,就说明父母离他过近,是父母的攻击性行为把孩子给无能化了。

3.家庭中有一个过度严厉的父亲

中国人常说,严父慈母,这实在是对父亲功能的限制,因为父亲也可以很温柔的。

我理想化的一个父亲,是这样一个状态,他跟他人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但是他也有温柔的能力。

很多父亲,他的人格没有真正成长到一个男人的状态,所以他需要用过度严厉来伪装得像一个男人。实际上,是在拼命掩盖自己没有长大的这一部分。如果大家想像一下,青春期的男孩,在他喜欢的女孩儿面前如何的装模作样,你就可以理解已经有了儿女的男人,在孩子们面前那么严肃,是在干什么。

4.过度象征化

现在很多国家对中国的一个印象是,全世界华人的孩子都在学钢琴:钢琴是一个高度象征化的代表,中国人给它赋予了很多的意义,比如,高贵,优雅,阶层等等。

家长希望靠钢琴,来满足自己的一些需要。

另一方面,学钢琴也隐含着一些攻击性的需要。比如,家长带着孩子去考级,看自己的孩子把别人打败了。现在孩子参加很多艺术、其他的培训班,这是我们那时候都没有的,反过来想,他们应该羡慕我们,因为我们那时候玩的是更加原始的东西。

比如说,象征化低的东西,如泥巴、棍子,或一些小动物。大家知道,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如此的亲近大自然,这也是现在孩子们比较悲哀的一面。

过度象征化会导致虚伪,导致一个人实际的生活能力的降低,还会导致过度的情感隔离。

在可以直接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时,他不说,反而说,我给你弹一首曲子。这也可以看到,心与心之间遥远的距离。这里面包含着害怕,害怕跟另一个人亲近。

5.家庭话剧被限制

在中国的家庭里,最容易被谈起,也最容易掩盖事实真相的,就是孩子的学习。

爸爸妈妈跟孩子没有任何的话题,只能够谈学习,这是被中国家庭谈论最多的事。

大家都躲在学习的后面,感觉比较安全。当父母开口谈学习时,就是他们掩盖他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而他们自己也没有能力处理,所以就拿学习这块遮羞布来挡住。还有家庭里不能够谈什么,比如说性,这个是话题被高度限定的一个。

如果爸妈,把自己内心修通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恐惧来限定孩子。当父母在孩子说到某个话题时感到不安,不让孩子讨论,就需要先看看自己的那份不安,有可能那里就是自己无意识在着急,有个需要解开的心结。

如果父母在此时,能够不断的清理自己的结,那么孩子将获得家族方式的解放,因为这个结,有可能是在自己童年被父母无意识地给植入的。

当然,我们毕竟是社会人,有时会有意识地回避一些问题,这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做父母的要清楚,这个限制不是因为自己的某个情绪,是为孩子,是为了维持家庭之间必要的界限。这就需要两个人,或,一家人共同约好的回避。

【武汉优童时空】——率先在全国打造服务于0-6岁儿童的综合性婴幼成长支持体系,武汉早教机构的领先者。

我们坚信,家长是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者、人生的引领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