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小聪明的小孩要怎么管?妈妈的回答简直绝了!
导语: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的聪明程度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大人的预料,他们学会了察言观色,他们学会了因地制宜,他们学会了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演员”。我只能感叹,我的天呐!

周周末,我去了躺姐姐家,下午无聊,我们打算去商场转一转,姐姐有个五岁的儿子,孩子古灵精怪的,非要闹着跟我们俩一起去,而且还抱着他小姨我的腿喊“好想小姨呀”。
拗不过这个小孩子,我提议还是带上他吧,姐姐也是无奈,但是眼神凌厉,盯着自己的孩子“我们是陪你小姨去商场,可不是给你买什么东西,知道吗?”小孩子的头,点的跟拨浪鼓一样。
我们到了商场后,小宝宝一直拉着我的手,走的飞快,将他的妈妈落下的很远,走到一家玩具店,忽然停住了脚步。
“小姨,看那个大飞机,好漂亮呀”
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我,那种撒娇,那种表情,如果我能学得一二,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没有男朋友,(不好意思,说远了)。

我看着小孩子的表情,表示先寻求一下他妈妈的意见,这个时候,小孩子一把抱住我的腿,开始哀求,然后小孩子的大眼睛中果断的就挤出眼泪来,那速度,一秒钟?或者不到一秒钟。
你别哭,别!哭!有人看着呢!
我出言制止,但是小孩子哇地一声就哭了,当时,我感觉比较尴尬,只好答应小孩子,给他买玩具,然后这孩子,顿时就不哭了。
然而,他的妈妈这个时候赶上了我们,见我要去玩具店,一把拉住了我,眼睛瞪着自己的孩子。
出门前,我给你说了什么?不是,不给你买东西么?
小孩子马上低下了头,然后我的姐姐也是态度一转,蹲下来看着孩子。
男孩子,要说到做到,今天是来陪小姨的,不是给你买东西,而且出门前你是答应我的。
小孩子最终默默的答应,跟着我们玩儿了一会儿,就开始喊累,然后我们就一起回家了。

在车上,小孩子坐在后边睡着了,姐姐忽然跟我说
以后你可小心点,怎么还被一个小孩子骗?他是演给你看的,从最开始出门到拉着你去玩具店,都有计划了。
我难以置信,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这么“聪明”呀!而且小孩子简直来了一次180°大变脸,那表情的切换,简直天衣无缝,讨好、撒娇、哀求、哭,一气呵成,其感情切换自然,比某些当红明星的表演不知道高多少倍。

姐姐跟我谈了些育儿知识,我总结如下
大人不能总是迁就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是需要规范的,但是当你制止孩子的时候,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然后就会委屈,就会哭,然而很多时候,他们都是“装”的,有些时候小孩子还会特意在公众场合,哭给你看,大人这个时候就为难了,为了不让孩子哭,就答应了孩子的请求。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拿着鸡毛当令箭,一个不如自己的意思,就哭,而家长的迁就,就使得孩子越来越娇惯。

家有家规,家风必须有
有了孩子,组建了家庭,就一定要有一套“家规”,我们可以理解为古时候的祖训、家规,也可以理解为家庭教育。
人与禽兽的区别,就是有礼数,懂规矩,在孩子还没有上学之前,也必须要让孩子懂得一些基本的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就在家规中,我们不能将孩子教育都教给学校。
家风必须有,正家风,不仅仅是规定孩子一个人,大人也应当做表率,孩子早期的品行,大多都是在父母身上学到的,而且品行一经学得,就很难改变了。

家法不外乎人情
对孩子刻意的严厉,用一些做人的行为规范去规定孩子至关重要,但是却不能过于冷血了,老子的《上善若水》中说道,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教育孩子还在于一个带有感情的循序渐进。
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让孩子懂得,规矩是死的,人是活得,在不出底线的情况下,规矩也是可以打破的,不要让孩子过于死板。

全篇总结:养孩子,尤其是养好孩子,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孩子有时候非常“聪明”让家长无从下手,但是我们要懂得,该严厉时,还得严厉,正家风,懂人情,需要每个父母用心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