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宝宝每月早教方法汇总 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新妈必备)
NINI 妈微信ID:full-term
全世界有1%的麻麻关注了我,
你是一个特别贴心的妈妈!
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宝宝的各种能力都在发展着。而在不同的月龄,宝宝能力发展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在宝宝0-1岁的成长中,每个月的早教应该怎样进行呢?
第1个月
◆ 能力发育特点:
出生1个月的宝宝,对人的声音表现出兴趣,能注意父母的面部。宝宝各种条件反射都已建立,当你分开他紧握的小手,用一个手指轻触他的掌心时,他就会紧紧地握住你的手指不松手,现在宝宝已经能够和你对视,但持续的时间还不长。妈妈要针对宝宝的发育特点进行有效的训练。
◆ 早教训练方法:
感觉训练:爸爸妈妈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和宝宝微笑,亲切地说话,并用温暖的大手抚摸宝宝。抚摸的部位可以是头发、四肢、腿、腹部、足背、手背、手指等。
视觉训练:宝宝醒着的时候,可将一个颜色鲜艳的玩具(球、布娃娃等,避免使用易碎、易爆、对眼睛刺激很大的玩具)先放在宝宝的眼前,让他盯一会儿,再慢慢移动,让他的视线随着玩具而移动。妈妈可在移动玩具时,对宝宝发出赞美或者逗引的声音。游戏持续2分钟即可休息。注意逗引宝宝的时候,不能让宝宝的眼睛对着光亮。
听力训练:爸爸或妈妈以不同的距离、不同的方位对宝宝发出呼唤,以此锻炼宝宝的听觉反应能力,可持续3分钟。或者在宝宝两侧摇铃,节奏时快时慢,音量时大时小,不让宝宝看到摇铃,锻炼宝宝对声音源的反应。此游戏可每天持续2-3次。
语言训练:妈妈轻柔地对着宝宝说话,如:宝宝睡得好香甜,宝宝今天天气很好哦,宝宝今天心情真好等。每次持续3-4分钟,每天多次。与宝宝谈话时语言要简短,语调要快乐。由于宝宝是先学会听,再学会说话的,因此语言要重复多次。这样良性的刺激对宝宝的语言发展非常有利。
第2个月
◆ 能力发育特点:
2个月的宝宝大动作、小动作等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在亲子互动方面,家长逗引时宝宝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旋转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开始吸吮拇指。
◆ 早教训练方法:
语言训练:用亲切温柔的声音与宝宝说笑,口型要准确,说话的速度可慢一些,同时表情要生动夸张。研究表明宝宝满月以后,就开始出现早期的阅读兴趣。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读一些简短的故事书,以刺激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
视觉训练:天气较暖的时候,妈妈可以把宝宝带到室外,让他看看新鲜的人和物,并把眼前的事物一一讲给宝宝听,可反复几次。这时候宝宝会很高兴,眼睛东张西望,目不暇接。开始时,每天几分钟即可,以后可增加至15分钟左右。家长要注意天气和宝宝的身体状况,不要让宝宝受凉。
听觉训练:大人可以在宝宝的眼前、背后、后侧、左侧、右侧发出声音,接下来可以在宝宝看不到的地方发出声音,增加宝宝对声音的敏感度。
触觉训练:大人把手指放在宝宝的手里停留片刻,如果宝宝没有抓握,家长可以轻轻抚摸宝宝的手背,这时宝宝会张开小手,大人顺势抓住宝宝的小手,刺激宝宝的触觉。
第3个月
◆ 能力发育特点:
3个月的宝宝已经基本适应了周围的环境,身体的各种机能开始发育。他会控制手脚去拍打在他周围或前面运动的物件,对颜色也有了辨识的能力,特别是黄色和红色,并且能短暂的集中注意力,开始会寻找移动的物品。
◆ 早教训练方法:
听觉训练: 妈妈左右手各拿一个会响的玩具,一会儿左手的玩具发出声音,一会儿右手的玩具发出声音,让宝宝专心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视觉训练:大人和宝宝想距30cm对视。大人的脸上下、左右地移动,让宝宝的眼睛随着大人的移动而发生移动。
情感训练:爸爸或妈妈依偎在宝宝旁边,将脸缓缓贴近宝宝的脸,让宝宝的小手摸脸上的各个部位,并对宝宝微笑、拍手,并轻轻唤宝宝的名字,有节奏地说:看看我的嘴巴,听听我的声音,看看我是谁等等。
语言训练:家人可以围着宝宝轮流说话,与宝宝面对面,用愉快的口气和表情与他说话、逗乐,使宝宝发出“呃”、“啊”或者笑声。听到别人喊自己的名字,宝宝会很高兴,并以四肢动作、声音和笑容来表达自己的兴奋。
感知训练: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或大人自己哼唱,将宝宝轻轻抱起,伴着音乐从一边向另一边轻轻旋转或移动,向前向后迈着舞步,和着音乐节拍转身。这样的运动刺激会刺激宝宝的感觉器官和小脑,发展其听觉、方位感和平衡感。
第4个月
◆ 能力发育特点:
4个月的宝宝俯卧时上身能完全抬起,与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被子及悬挂的玩具。视线灵活,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开始咿呀学语,用声音回答大人的逗引。这时候妈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训练宝宝各方面的能力。
◆ 早教训练方法:
语言训练:妈妈在平时可以养成和宝宝说话的习惯,见到什么说什么,语言要规范简洁。如见到熊猫玩具,就对宝宝说“熊猫”两个字,不要说“这是熊猫”,更不要用儿语,例如说青蛙是“呱呱”,汽车是“滴滴”。
触觉训练:将绳子的一端系在玩具上,另一端上系着一个拉环。妈妈先拉着玩具演示一遍,表现得非常高兴,让宝宝看到,然后把拉环放到宝宝的手里。宝宝这时候会变现得很兴奋,小手会使劲地拉,妈妈要在旁边给宝宝鼓励和赞扬。
兴趣开发:选择造型新颖、美观的不倒翁放在宝宝的面前,并且用不同的力度去推不倒翁,让宝宝观察不倒翁不同的摇晃幅度,激发宝宝的兴趣。
协调性训练:妈妈伸出食指,放在宝宝的手心,让宝宝抓住。然后妈妈慢慢将手指往外抽,直到宝宝手心的边缘,边抽边对宝宝说:宝宝抓住妈妈的手指啦,宝宝用力哦!以此来刺激宝宝的肢体协调能力。
第5个月
◆ 能力发育特点:
5个月的宝宝能够认识妈妈以及亲近的人,并与他们应答。大部分孩子能够从仰卧翻身变成侧卧或俯卧,可靠着坐垫坐一会儿,坐着时候直腰,并且会模仿大人说话,发出一两个辅音。
◆ 早教训练方法:
听觉训练:让宝宝重复听某一支乐曲,增强宝宝的音乐记忆能力。选择节奏鲜明的音乐,抱着宝宝一起听,并对着音乐打拍子。
手眼协调能力训练:宝宝的小手喜欢到处抓,而且还会放到嘴里,这是宝宝发育的必经之路,因为你不用太过担心,多给机会宝宝用手去抓、去了解新鲜事物,慢慢的宝宝就会过渡到用手了解世界,从而提升宝宝的手眼协调性。
运动能力训练:这时宝宝已经可以比较顺利地自己翻身了,他会喜欢在有支撑的情况下逐渐练习坐起的动作。妈妈也可以和他玩拉坐起”的游戏,或者在宝宝坐好并支撑好后,做划船的游戏。这能够锻炼宝宝的背部肌肉力量,为独坐打下基础。
感知力训练:随着你的宝宝越来越多地了解和熟悉身边的世界,天气、季节和其他自然现象的变化会给他带来无穷无尽的惊喜。妈妈可以更多地引导宝宝去体会和观察,比如:白天和黑夜的区别,下雨下雪等。
第6个月
◆ 能力发育特点:
6个月的宝宝,体格进一步发育,神经系统日趋成熟。在能力训练上,家长应积极对其咿咿呀呀声作出回应,并增加对宝宝大动作和小动作的训练。
◆ 早教训练方法:
视觉训练:宝宝的视觉追踪能力正在逐渐提高,他喜欢注视移动的人或物体,尤其是他感兴趣的。你会发现,宝宝对各种体育运动很感兴趣,妈妈可以带他去看比较大的孩子玩,并引导他追逐移动的人或物体。
语言训练:继续鼓励宝宝“说话”,重复宝宝的声音,并及时做出回应。录音也是个很有趣的方式。虽然宝宝还说不清楚,但是他已经明白很多熟悉事物的名称了。妈妈要经常说给他,并让他去看、去触摸、去感知。还可以让宝宝来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看家人的照片也是个不错的认知过程。对词语的理解和积累,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必经之路。
大动作训练:这时候大部分宝宝现在已经可以坐稳了,妈妈可以适当减少把宝宝抱在怀里的时间,多给他自由活动的机会,他会逐渐很顺畅地翻身和坐起,并尝试着去够远处的东西。
精细动作训练:这时宝宝的小手已经很灵活了,两手可以分别抓住东西。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兴趣,引导他锻炼手眼协调和手指的灵活性。比如,宝宝都喜欢小而闪亮的东西,可以找一些色彩鲜亮的扣子或豆子,让宝宝在收集和抓拿的过程中得到训练(注意:你一定要在身边陪伴,防止误吸)。
第7个月
◆ 能力发育特点:
7个月的宝宝头部的生长速度减慢,腿部和躯干生长速度加快,行动姿势也会发生很大变化。这时候的宝宝非常热衷于和大人互动,妈妈应加强和宝宝的互动,在互动中发展宝宝的各种能力。
◆ 早教训练方法:
语言训练:妈妈播放一些节奏感强的儿歌,也可以由妈妈一句一句地唱给宝宝听。注意吐字要清晰,声音洪亮,也可以借助一些玩具和道具,让宝宝在玩耍中学习语言。
物体永恒概念:妈妈可以和宝宝玩藏猫猫的游戏,而且你可以变换花样增加难度,宝宝会乐此不疲地在寻找过程中获得快乐。妈妈要注意通过游戏的方式告诉宝宝,他看不到的东西依然存在着,他多半此时已经能明白物体永恒存在的事实了。
视觉辨识力训练:宝宝已经可以注视和追踪他感兴趣的物体了。在和宝宝游戏的过程中,妈妈可以有意识地让宝宝去了解颜色,一般宝宝最先认清的会是红色。当然,这是需要一个重复的过程,需要一直坚持才会看到效果。在游戏过程中,注意每次让宝宝区分的颜色要从一两种开始,然后慢慢增多。
精细动作训练:宝宝现在可以主动地抓住东西,他的大拇指已经开始能够配合其他四指完成抓握的动作。无意间,宝宝会发现自己的两只小手握在一起了,这会让他很欣喜。慢慢地,宝宝会学习两手配合。拍手、双手拿物体对敲,都是很好的训练方式。宝宝开始想自己拿勺子,这是他想自己吃饭的开始,一定要给他机会,即使他现在还根本不能把勺放到自己的嘴里。
第8个月
◆ 能力发育特点:
8个月的宝宝一般都能爬行了,爬行的过程中能自如地变换方向。8个月大的宝宝有怯生感,怕与父母尤其是母亲分开,这是孩子正常心理的表现。此外宝宝的精细动作已经发展得比较好了,妈妈这个月可以加强宝宝这方面的训练。
◆ 早教训练方法:
语言训练:此时,宝宝语言表达的能力多半还只限于“爸、妈”等简单的单字重复,而且没有明确的指向。语言的学习训练是个不间断的过程。妈妈需要多给宝宝听和重复的机会,并及时回应宝宝可能含糊不清的言语,这会让他更愿意学习。
爬行训练:爬行是宝宝大动作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前几个月里,宝宝学习趴、抬头、翻身、坐,都是在为爬行做准备的。在这个月里,有的宝宝已经可以匍匐前行了,接下来,宝宝就能把自己的身体支撑起来,离开地面了,而有的宝宝则是用手和膝盖支撑着趴在地上,前后晃动身体。妈妈不用担心,这是宝宝必经的一个过程,你可以通过游戏吸引他做更多的练习。
触觉训练:大人握住宝宝的食指,引导宝宝去拨弄玩具,如小算盘、小转盘等,使玩具转动或发出声音,激发宝宝去触摸这些玩具的意愿。
精细动作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配合。第8个月的宝宝两只手多半可以主动抓拿东西了,还能把东西从一只手倒到另一只手,接着可以拍手,让两手中的东西对敲。这些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同样需要平时多多练习。
第9个月
◆ 能力发育特点:
9个月的宝宝已经产生自我意识,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做,且认知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了简单因果概念,这时候家长要更注重认知力的培养。
◆ 早教训练方法:
语言训练:妈妈可以给宝宝选择一些图片易懂、句子简短的图书,在宝宝睡觉之前读给他听,将之前可以将书给宝宝,让他随意翻阅。给宝宝讲读的时候,多用描述性的语言。
认知力训练:随着听觉、视觉、触觉和对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宝宝的认知能力在迅速提升。虽然他还不能表达,但他对身边很多事情都比较了解了。宝宝已经明白物体“永恒存在”的概念,看懂了身边事物的一些因果关系,比如天黑要开灯,天亮要关灯。妈妈平时可以多给宝宝机会去了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他自己去学习。
大动作训练:这时候宝宝正在学习爬行,妈妈会发现他能够扶着东西站起来,给宝宝更多的机会练习爬行,用家中的玩具或物品为他的路途设置更多变化,他会觉得爬行很快乐。此外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如“踢足球”、“拉大锯”等,锻炼宝宝的四肢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手眼协调能力训练:大人将玩具小珠子放在盘子里,并在宝宝面前示范将一颗颗的珠子放进杯子里,鼓励宝宝重复操作,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第10个月
◆ 能力发育特点:
10个月的宝宝身体动作变得越来越敏捷,能很快地将身体转向有声音的地方,并可以爬着走。坐时不失去平衡,能左右摇摆和转身,甚至能配合穿衣时伸手,穿鞋袜时伸脚。妈妈这时候要更注重宝宝动作能力和模仿能力的培养。
◆ 早教训练方法:
语言训练:宝宝现在已经基本可以理解大人说的话。妈妈平时在和宝宝沟通时,可以有意识地教他用简单的手势表示一些行为,比如吃、拿、抱、再见等,宝宝慢慢就会掌握并利用它们和你交流。有的宝宝现在终于可以有目的地称呼“爸爸”、“妈妈”了。
精细动作训练:从拇指和其他几个手指对捏,发展到拇指和食指的对捏,是宝宝精细动作能力的一个提升。如果宝宝感兴趣,妈妈就多给他抓捏的机会,比如在成人的看护下捡豆子,或者对玩具进行分类,都是不错的练习。
模仿能力训练:宝宝现在最喜欢模仿,不管大人做什么他都想试试。在安全的前提下,妈妈也可以让宝宝参与自己平时做的事,比如自己拿勺子吃饭或者喂你吃、和面等,这能够锻炼他的动手能力。
四肢运动训练:大人可以把枕头、杯子等堆成一座“山”,然后鼓励宝宝从“山”的一边,爬向另外一边,以锻炼宝宝四肢的运动能力。
第11个月
◆ 能力发育特点:
11个月的宝宝各方面能力都比较趋向幼儿的行为模式了,这时候宝宝能理解“不”的含义可,这是宝宝开始有自我意识的迹象。而在认知力方面,宝宝也表现出更浓的兴趣,开始想认识更多的东西了。
◆ 早教训练方法:
手眼协调力训练:宝宝的这项能力需要视觉、手的抓握能力和神经系统发育的综合配合。宝宝现在多半可以拍手,让两只手里的物体互相碰撞发出声音了。有的宝宝已经可以把东西放在一个容器里,但是还不会取出来,只会倒出来。妈妈可以给宝宝多做示范,引导他观看,鼓励他自己尝试去做。慢慢地,他也会做到的。
大动作训练:宝宝现在多半已经爬得很好,可以扶着东西走,甚至可以独站几秒。有的宝宝也许已经能做到扶着东西从站着的姿势蹲下,部分宝宝还可以走几步。你可以多给宝宝机会练习这些新技能。
视觉辨识力训练:宝宝的视觉辨识能力,包括对形状、色彩和空间变化的认知和分辨能力的培养对宝宝未来的数学学习是有帮助的。平时和宝宝做游戏时,妈妈可以设法加入这些内容,比如在宝宝吃辅食时,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食物做成不同形状,引导宝宝观察理解。
认知力训练:天气好的日子,妈妈可以用婴儿车推着宝宝到超市里逛逛,让宝宝认识一些常见的物品,并且可以让宝宝闻一闻、摸一摸。妈妈同时还可以告诉宝宝这些物品的颜色和用途等。
第12个月
◆ 能力发育特点:
12个月的宝宝进入了幼儿期,无论在体格和神经发育上还是在心理和智能发育上,都出现了新的发展。这时候宝宝的独立意识会非常强,妈妈要更注意培养宝宝独立意识方面的能力。
◆ 早教训练方法:
语言训练:宝宝现在多半已经可以说个别单字了。但是不要着急,到宝宝能说两个字,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妈妈平时和宝宝说话时,尽量使用简洁清晰的言语(注意不是儿语),这对宝宝学习语言是很重要的。
大动作训练:有的宝宝可能已经可以独站了,甚至会走了,但是,现在对他来说,最好的大动作训练还是爬行和增强下肢的力量。曲腿蹦跳就是个很好的练习,妈妈可以让宝宝在弹簧床上、沙发上或者你的腿上蹦跳。除了有助于锻炼下肢的力量,曲腿蹦跳还能提高膝关节屈伸的协调性,对宝宝的行走也是很有帮助的。
独立意识训练:随着宝宝各种能力的增强,他的独立意识逐渐凸显出来,越来越不愿意听从你的指挥,更想自己做一些事情。妈妈可以给宝宝更多的自由,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身边引导和陪伴。尤其是在宝宝自己玩得正开心时,尽量不要打断他的兴致。也可以给宝宝准备个玩具娃娃,让他学习照顾别人,他会很乐于这样做的。
精细动作训练:妈妈可以鼓励他串珠子,给玩具归类(按形状、颜色、大小等),也可以给日常用品(小袜子、鞋子)等等归归类。这种生活中的游戏,宝宝会很乐于参与。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宝宝现在对圆形和红色的物品会很感兴趣。
早教训练原则
1、尊重个体差异原则
每个宝宝的能力发展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有的宝宝学说话早,但是学走路晚,而有的宝宝很早就学会了走路,但是很晚才开始学说话。因此妈妈在看到宝宝某方面的能力发展没有达到预期时,不要心急,每个宝宝的天赋都不一样,只要积极鼓励宝宝,多给宝宝一点时间,宝宝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发育得很好。
2.生活化原则
在开发宝宝各方面能力的过程中,妈妈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活场景,让宝宝在生活场景当中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例如,在教宝宝认识颜色的时候,妈妈可以把宝宝带到厨房,让宝宝认识红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等。这样有利于激发宝宝的兴趣,加深宝宝的记忆。
3.循序渐进原则
宝宝的能力发育是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例如,宝宝的手指动作是先发展大动作,再到小动作的。在发展宝宝能力的过程中,妈妈要注意宝宝的能力发育的特点,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发展宝宝的各种能力。
4.积极鼓励原则
大人很容易就完成的动作,在宝宝身上却是很难实现的,有时候甚至要重复很多遍才能学会。这时候妈妈对宝宝的积极鼓励非常重要。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妈妈要注意使用正面积极的语言,不断地给宝宝赞美和表扬。积极的情绪氛围能让宝宝的能力发育得更好。
—— end ——
MONI婴儿|国内首个专注0-1岁宝宝健康平台
给新妈分享全面贴心的育儿知识
微信ID:full-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