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不行了”,6岁男孩顶嘴被父亲暴打,爷爷无奈含泪报警
教育方式的不同带来的争议往往是最多的,如何教育一个孩子,是众多家长争议的话题之一。有人说“棍棒教育”,能很大程度上使孩子学会自我学习, 自我反思能力较强。有持反对意见的家长觉得,孩子年纪小,如果家长过多用威严逼迫孩子,可能效果适得其反。可惜的是,觉得“棍棒教育”是教育孩子有效手段的家长,并听不进去任何意见,所以一意孤行的他们,终究酿成了一起起悲剧。

有那么一则新闻让人痛心,6岁的山东男孩因为顶嘴,被父亲暴打。不仅手脚并用,还特意拆了扫帚的棍子。打完之后若无其事让孩子起来洗澡,可孩子躺在地上,特别虚弱地说:“爸爸,我不行了”。父亲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慌忙带着孩子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孩子身上有多处骨折,特别是左腿,非常严重,骨头的碎片划伤了韧带。悲痛欲绝的爷爷,终于含泪报警。

父母被抓了。经过调查,孩子是离异家庭,妈妈就是因为忍受不了长期的家暴才离的婚。父亲被抓后,表现得非常懊悔。然而,这位父亲懊悔的是下手太重,而不是打娃。后来,孩子的爸爸因为故意伤害罪,待在监狱里近三个月。家长不要觉得无所谓,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怎么打都没关系。这样的思想是大错特错,父母脾气暴躁,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坏的。长期打骂孩子,可能在教育上还会起反效果。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变得极端,也很孤僻。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教育做错事的孩子?家长注意三点,对孩子日后有很深刻的影响。
第一点:学会和孩子沟通
这是一个首选而且不错的解决方法,家长把孩子当成平等沟通的对象,不再用父母身份的权威压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如果家长愿意踏出第一步,那么交流就是事半功倍的。沟通其实比逼迫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第二点:给孩子留自尊
孩子虽然年纪小,也知道自尊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做错事撒谎,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自尊,当然了,更多的是害怕被家长揍。不过也并不妨碍孩子知道自尊。大庭广众之下教育孩子,而且说话难听,可能会伤到孩子的自尊,从而影响到他的个性形成。他们真的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吗?不是的,恰恰是家长并没有在一个恰当的时机给孩子提出意见、

第三点:给孩子一点处罚
这个处罚是象征性的,不推崇打骂,可以用抄写作业或者做家务来惩罚孩子,这既不让孩子受伤,也不让孩子损失自尊,让孩子用这种方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这比“棍棒教育”其实强多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犯错,宠溺是绝对不行的,家长需要惩罚,但惩罚的力度同样也需要智慧,所以,教育孩子,也是考验家长能力的测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