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知道吗?“社交智力”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成就!
//社交智力//
你的孩子社交智力怎么样?
孩子在幼儿园欺负小朋友,或者被别人欺负怎么办?
孩子很聪明,将来学习应该不错,只是不太会和小朋友玩,应该没什么关系吧?
怎样才能培养出社交能力强,大家都喜欢的孩子?
其实,这都与孩子的社交智力有关!
有不少家长觉得,孩子智商高、成绩好就可以了,会不会交朋友,起码在学生时代不太重要,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波土顿学院的玛莎布眀森教授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很多实验研究都发现,在学校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技巧高、容易被同伴接受的人,其课业学习和日后人生的成就会比较高。

壹
社交智力为什么很重要?

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能否交到新朋友,有没有人缘,也能够预测他们在课堂中的积极程度,以及能否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也就是说,社交智力高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也是那些学习优秀的孩子。
尤其是到了中小学阶段,即使孩子本身比较聪明,但如果在学校和同学、老师处不好关系,他的学习成绩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所以如果我们不重视孩子社交智能的培养,将来他就会很难融入社会,真正发挥自己的才智,去获取本该属于他的成功和幸福。
壹

认识别人的身体:
孩子要认识别人的身体,也就是学习区分人和物、你和我。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从出生起就很喜欢看人脸。相比其他东西,爸爸妈妈的脸会更有吸引力。不仅如此,宝宝还会主动地和人交流,想要和照顾他的人建立起关系,研究人员发现,出生2天的宝宝,就已经能模仿别人的表情。认识别人的身体,是宝宝社交智力发展的第一步。
贰

认识别人的情绪:
宝宝对情绪的觉累和感受能力,也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发展了,比如小宝宝看到其他婴儿哭,也会跟着一起哭,2岁的孩子看到小伙伴难过,会想办法安慰对方。
很多妈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宝宝面前装哭,结果小家伙跑过来抱抱你,给你擦眼泪,超暖心的对不对?
可是孩子长大后,还能不能继续这样体贴别人,调节自己的情绪,就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引导。孩子脾气会容易暴躁,也更容易悲伤,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教他们如何调节情绪,一味地表达不满,只会让他们更气愤,也更受挫,所以当孩子面对沮丧时,也是我们帮他培养社交智力的好机会。
叁

认识别人的意图:
社交智力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就更复杂了,孩子除了要认识别人的身体和情绪,还要了解别人的意图,也就是猜到别人在想什么。
说起来,很多成年人在这方面也做得不太好,可我们却常常高估了孩子的能力,最常见的就是责怪孩子不分享、撤谎,还有故意报复大人。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能够知道别人的想法可能和自己不同,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在心理学里,这种感知和理解别人想法、情绪、感觉等的能力,被称为“心智理论”。
肆

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
在第一个阶段,陪伴孩子,及时回应他的需求是两件特别重要的事。做好这两件事,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稳定的依恋关系,让他更愿意与人交往,更专注地探索和学习,遇到困难更有韧性。
依恋关系的建立井不只限定在孩子和妈妈之间,孩子和爸爸、家里的老人、幼儿园老师也都可以建立这样的关系。
另外,依恋关系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在孩子的生命早期,你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和他建立好这个关系,也可以通过之后的陪伴和关爱加以弥补,当然,要付出的努力也会更多。
伍

经常和孩子讨论感觉(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社交智力可以通过练习提高,练习的关键就是聚焦在感觉上,很多父母都不习惯和孩子谈感觉,我们会说“你不应该打人”,却很少会说“你生气了对吗?” 同理心就是通过观察别人所说的,以及非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来体验和别人的感受。
怎么和孩子谈感受呢?
可以是发生了某件事,孩子觉得难过、生气、害怕了,我们告诉他,你现在的感觉是什么;
可以是看绘本的时候,问孩子,“你觉得他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想,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
还可以向孩子解释,感觉都是有原因的。比如你打破了我的杯子(原因),所以我很难过(结果)。
第二步,提醒孩子思考别人的感受。当孩子可以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时,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他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同时帮助孩子了解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大致了解普遍会出现的行为。当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之后,可以引导孩子留意话语当中出现的暗示信息。
陆

给孩子创造社交机会:
这点看起来容易,却需要家长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我们很容易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怕麻烦,经常让他待在家里,孩子上学后,又怕他被同学带坏,或者影响学习,而把他在家里。
这样孩子便失去了接触不同的人、经历各种事件、学习理解他人、表达自己、化解冲突的机会。
我们要多创造机会,带孩子去见不同的人,或者把他的朋友邀请到家里,让他的世界不只有我们。
当父母邀请其他孩子来家中做客,或者是帮孩子报课外活动班的时候,就是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
孩子进入一个社交环境之前,父母先和孩子讨论,交朋友和与别人相处的重要性。
当孩子与你沟通社交问题的时候,如果他抱怨课间活动的时候没有人和他玩,那么就需要请老师帮助观察一下他的描述是否是真实情况。如属实,那么我们就为孩子设立一个目标。今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间超过十分钟就达到目标。以此类推,慢慢的提高目标的难度,逐步地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研究发现,这种社交对孩子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仅能让他更好地交到朋友获得友谊,还能让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发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