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经常被夸赞?这难道不会让孩子变“膨胀”吗?

文 / 孕婴帮
2019-08-18 18:13

文/孕婴帮,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中国父母似乎大多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贬低之下出人才”,他们总觉得经常夸赞孩子,会让孩子变得骄傲自满。于是,他们经常批评孩子“你这里做的还不够好”、“即使这次成功,但也只是侥幸,次次成功才行”。他们根本不看孩子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也看不到孩子被打压后的失望眼神。只一贯奉行自己的教育原则,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即使打骂,也是“打是亲骂是爱”。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前段时间,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少年说》,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论。这个节目鼓励孩子站在高处,说出自己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女孩说着说着却哭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个女孩的妈妈就是典型的打压式教育家长。女孩说自己从小就被妈妈跟班里的第一名比,妈妈从来不看她每一次进步多少、掌握了哪些知识、平时学会了什么有趣厉害的技能。只要她成绩没有考到第一名,她就永远低人一等。

她的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这么差,怎么会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很难想象一个妈妈,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但是女孩说这些的时候,她的妈妈就站在台下。尽管女孩已经委屈地快哭了,妈妈依旧觉得她无理取闹。觉得夸孩子多了,孩子容易出现“膨胀”心理。甚至觉得自己明明一片好心,女儿怎么能不理解。

一次次试图询问,试图改变,但妈妈并不能感同身受,女孩终于彻底崩溃,哭着跑下了台。这让帮妈想起了前一段时间,王源唱的那首《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与孩子之间,天然有着几十年的代沟。如果亲子沟通再少一些,那么双方真的很难互相理解。

就比如这种“打压式”教育,父母觉得是好的,殊不知长久经历打压的孩子该有多绝望、多自卑。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呢?帮妈建议有以下两点:

1. 在适当的情况下多表扬

事实证明,很多孩子并不会因为一次表扬就忘乎所以,而家长也可以把握好这个度。孩子有进步就多夸奖,让孩子更有自信,觉得很多事都是可以去做去完成的,不会在困难挫折面前却步。当发现孩子有自满自得的苗头时,就对孩子多警醒,让孩子收收心。甚至有时候还可以让孩子经历一次,“膨胀”过后带来的不良后果。那么孩子一定会吸取教训,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2. 切忌打压贬低孩子

青春期正是孩子们健全人格、探索世界的时候,他们在这个时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而来自于最亲近的人的贬低,很容易让孩子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这种过分自卑造成的不自信,在以后孩子的为人处事中,会变成孩子最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给孩子带来很多痛苦和不安。

过度的盲目夸奖,确实会让孩子产生自大的心理。但是一味的贬低,对孩子来说也并非好事。家长应该学会适当的夸奖和提醒,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我是帮妈,一名高级育婴师,私信“育儿”,帮您解答带娃路上的困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