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越叫孩子不去做什么事,孩子越想做?注意“讽刺性反弹效应”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作为父母、总是心烦、困惑孩子为什总是说不听吗?从一项调查显示可知,众多令家长感到困惑的问题中,就有高达46%的家长选择“任性不听话”。
比如叫孩子不要在马路上跑,越叫他就跑得越快;叫孩子不要打人、不要抢东西,结果孩子不管不顾、更加用力争抢……实在令人头疼不已。但孩子的这一些举动真的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吗?
“不要再玩水了,你的衣服都湿掉了!”看到琪琪又在玩水龙头,琪琪妈妈气急败坏的吼着。面对琪琪妈妈这样的怒吼,琪琪非但没有停止动作,看了琪琪妈妈一眼后,嘴角还露出了得逞的微笑,甚至直接站在水龙头底下,将水龙头拧到底。看着水哗啦哗啦地冲出来,琪琪甚是兴奋的用手去接,这下琪琪的衣服可是完全湿透了。
面对琪琪这一举动,琪琪妈妈一边关上水龙头,一边气呼呼得说:“你看,就说别玩了,为什么不听?现在都湿透了!也没有衣服得换了!我看你怎么办?”
其实孩子不听话的举动,一直都是多数家长无法理解的问题,也是家长们的心病。

01何谓“讽刺性反弹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项著名的“白熊实验”,试验中对17名受试者说:“在接下来的五分钟里,请不要去想白熊。”
实验结果发现,越叫受试者不要想白熊,他们就越无法控制地想起白熊。而这一效应魏格纳称之为“讽刺性反弹效应”。
这实验结果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家长越叫孩子不要去做某件事情,孩子越想做”的现象。
当人们试着不去想某见事情时,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的时侯还要多,这个效应就称之为“讽刺性反弹”。
案例:
当你下定决心要改掉玩手机游戏的不良习惯时,你的大脑会自然告诉你“我不想要玩手机游戏”。但是当你脑子里头全都是游戏的时候,你就会控制不住自己,转而又开始玩起游戏了。
解释:
会有这一现象其实和大脑思维有很大关系。由于大脑思维是透过“操作”以及“监控”共两套系统共同协力完成。而监控在寻找被禁止的内容时,它会让人不断想起要寻找的目标。而这时如若试图不去想某件事情,它就会一直萦绕在脑海中。

当一个想法频繁出现、难以摆脱的时候,人们就会很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但这也不代表着这想法就是真实的,也不表示这个想法非常重要,仅只是大脑的一种自我欺骗行为而已。
换言之,当人们尝试着不要去想某件事情的时候,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这也就是所谓的“讽刺性反弹”。
压抑人的本能时,就会产生这种讽刺性反弹效应。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大人越是叫孩子不要去从事某一件事情,孩子越会想去做缘故,这其实也和自控力有很大的关系。

02为什么家长叫孩子不去做某事,孩子越会想去做?
☞缺乏自控力。
部分家长的脾气比较差,容易暴躁、发怒,没有办法好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样的影响下,孩子自然而然也就会变得缺乏耐心、浮躁且脾气暴躁易怒,缺乏好的自控能力。
☞家庭不和睦。
夫妻关系紧张,就会影响孩子,使孩子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失望、无助、愤怒、敌对等,也会造成孩子的自制能力变得较差,行为上的问题也会比较多。

☞过分溺爱。
现今有许多家庭因为经济条件变好,且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针对自己孩子提出的条件通常都是无条件满足的。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是会很容易有浪费、不懂分享、追求高物质的性格,甚至没有办法吃苦、忍耐,更没有自制能力。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一种感觉,孩子一点一点地长大,却好似越来越不听话了,喜欢的玩具、想吃的零食一旦不给买,便会大哭大闹、不依不饶,有其他一点不顺心的事情也会大发雷霆。家长要知道,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在家长身上。
那么家长要怎么增强孩子的自控力呢?

03家长要怎么增强孩子的自控力?“堵”不如“疏”
✔用“可以”代替“不可以”
家长总是用否定性的言语和孩子说话,言语中常含有批评、指责、命令的意味,这不仅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还会引起“逆反”情绪。家长应当用正向、积极的言语来指引孩子,这样才更容易获取孩子的认同。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提到:“家长由监督者与控制者的角色退出,把主导权还给孩子,让孩子从而获得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种信任下放,必然会让孩子产生好的自尊感、责任感。与其总是一味对孩子说“不”,不如把这选择的权力还给孩子。慢慢的,当你愿意去相信孩子时,孩子也会更加信任你,相信你说的,便不会在以身试险。

✔该出手时就出手
碰到孩子不听话时,说再多也是没用,因此家长该出手制止的时候,应该要毫不犹豫、马上出手。孩子会闹别扭、会发脾气、会哭闹,请家长要允许孩子出现不满情绪,这时候家长要做的是忍住、冷静,别和孩子一起陷入情绪的风波,如若唠叨没有用,干预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作法。没多久你会发现,当你没有答应孩子的无理请求时,孩子便好似懂了游戏规则,还能冷静地接受。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史坦纳说:“教育孩子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当你发现孩子的作为会让你感到为难时,就是身为家长应当要去学习的时候了。教育孩子不是只有一代、一代的经验沿袭,而是一次一次地教育更新。

今日话题:别总是对孩子一味的发火,是不是也该检视自己的作法对不对?面对孩子讲不听你又会怎么做?欢迎底下留言。
————————
听荷叶妈咪讲述育儿故事,分享育儿知识,和宝宝一起快乐成长。
育儿不易,希望我的点滴经验能帮助你们在育儿的路上不迷茫。
想了解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