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沟通技巧:脆弱的孩子:锻炼其心理承受力
即使现在独生子女政策放开了,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很多人家依然决定只要一个孩子。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爸爸妈妈六个人一起看守一个孩子时,这个孩子想不被宠坏也很难。孩子们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家人团团围绕,冷了怕冻着,热了怕热着,需要的一切早就一应俱全,根本没有机会感受饥饿和寒冷。虽然不是锦衣玉食,也是丰衣足食。
再说说如今孩子们的求学过程吧。在几十年前的农村,孩子们要想进入好的学校读书学习,必须非常努力,考出高分。现在呢,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已经不遗余力地买好了学区房,从幼儿园到高中,只等着孩子按部就班,在爸爸妈妈铺好的路上勇往直前。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也从未感受到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纷争。不管是有什么好吃的还是好玩的,家人都会毫不迟疑地留给孩子。因此,孩子尽可以吃好穿好,无忧无虑地成长。如此一帆风顺的成长过程,导致现在的孩子们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很多孩子连最基本的失败都承受不起,甚至在学校没有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也会和老师沟通,能不能给孩子发一张奖状。
不得不说,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太脆弱了。对于这样的孩子,在教养过程中,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归根结底,爸爸妈妈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当孩子长大成人走入社会,还有谁会宠爱呵护他们呢?只有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才能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正确面对挫折和灾难,才能撑得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放学回到家,鑫鑫一看到妈妈就高兴地汇报:“妈妈,我被评选为我们班的代表,参加学校的国学知识竞赛啦!”“真的?那可太好了,鑫鑫太棒了!”妈妈赶紧表示祝贺,接着又说,“鑫鑫,妈妈相信,这都是你平日里勤奋学习国学知识的成果。”鑫鑫笑着说:“是啊,老师在班里进行选拔,很多同学都不知道答案,我都知道呢!”“还有谁被评选为班级代表参赛呢?”妈妈问。鑫鑫说:“还有小宇和琪琪。”“嗯,那么,你们三个人就是一个团队喽,你们必须互相帮助和配合,才能一起为班级争光!”鑫鑫放下书包,又拿起国学的书开始阅读。

一个星期之后,国学竞赛如期举行。妈妈原本期待着鑫鑫的好消息,不想,鑫鑫放学时却满脸泪痕。妈妈问:“鑫鑫,你怎么了?”鑫鑫委屈地说:“妈妈,国学比赛我们只得了第二名,都怪小宇,把一个问题回答错了,本来我们能得第一名呢!”妈妈详细询问了当时的情形。原来,小宇抢答一个题目错误了,非但没得分,还被扣掉了一分。妈妈安慰鑫鑫:“没关系啊,第二名也不错呢!虽然大家都想得第一名,但是第一名毕竟只有一个!”鑫鑫眼里含着泪水,说:“我向老师保证第一名呢!都怪小宇,要不是他出错,也不会这样!”看到鑫鑫一直在埋怨小宇,妈妈蹲下来,看着鑫鑫的眼睛,说:“鑫鑫,小宇是你的好伙伴,你们要集中力量才能取胜。如果你出现失误,小宇不停地责备你,你也会伤心吧,毕竟谁也不想出错。”听了妈妈的话,鑫鑫想了很久。
晚上爸爸下班回来,鑫鑫把比赛的经过又讲了一遍,依然为没得第一名而万分遗憾。爸爸语重心长地说:“鑫鑫,人生会有很多场比赛,你不可能次次都得第一名。你记住,不管是比赛也好,还是考试也好,你只要尽力而为就够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道吗?没有人能永远得第一!你可以继续熟读国学书籍,明年还会举行比赛的呀!”
“没有人能永远得第一……”鑫鑫喃喃自语,然后问:“爸爸,我考试不得第一名您会生气吗?”爸爸说:“当然不会。只要你尽力复习,认真考试,不管你考多少分,爸爸都为你骄傲。”这时,鑫鑫才破涕为笑。后来,爸爸妈妈意识到鑫鑫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弱,特意利用周末带鑫鑫去参加一些竞赛类的游戏项目。时间久了,鑫鑫也就习惯了有输有赢的比赛,不再因为比赛结果耿耿于怀了。
每一个参加比赛的选手,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然而,正如鑫鑫爸爸说的,没有人能够永远得第一。人生不正是如此吗?有输有赢,有得意有失意,有胜有负,有坦途也有坎坷。为了帮助孩子长大之后更好地面对生活的压力,爸爸妈妈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只有心理强大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强大,才能拥有强大的人生。

如何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呢?首先,不要处处顺着孩子。如果孩子习惯了不管什么事情都要顺着他的心意,那么一旦事不如意,他就会倍受打击。其次,让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很多爸爸妈妈爱孩子心切,尤其是隔代的老人,一看到孩子摔倒了就赶紧去抱,去扶。其实,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爬起来。只有让孩子学会跌倒了爬起来,孩子才会变得更加勇敢坚强。最后,让孩子学会接受失败。失败并非是不堪一提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帮助孩子积累经验,找出问题,再接再厉。失败并不可耻,失败之后能够继续奋斗,才是值得骄傲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给孩子灌输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思想,他们稚嫩的心灵还不能很好地协调成功与失败的关系。总而言之,孩子必须经历挫折,才能成长;必须接受失败,才能从失败中崛起,最终获得成功。看完记得关注转发收藏哦,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精致育儿内容的动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