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爸爸满腔父爱对孩子,周围人却都皱起了眉头:教育教养都重要

文 / jason妈咪有办法
2019-08-27 09:55

一位非常有爱心有耐心的爸爸大声地给孩子读书:“小男孩看着螃蟹,螃蟹被海浪卷走了......”据说,隔着5米远都能听见爸爸那声情并茂荡气回肠的声音。

这种画面绝对是一个很温馨的画面,只是发生的地点不对。地点是:书店。

其他读者都在皱眉,这位爸爸却是丝毫不受影响,依旧沉浸在自己满满的父爱中。对于小男孩来说,这的确是个好爸爸,对于其他读者来说,却令别人抓狂。

场景一:电影院里

去看一场电影,但坐在后边母爱泛滥的妈咪,全程不断在给孩子讲解电影剧情。孩子不知道听没听进去,前座倒是全程被“教育”被“讲解”。如果你回头提醒一句,有的家长会接受,有的家长还会回你一个白眼,说:“你不听不就成了,谁让你听来着。”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前面的声音是不太容易听得到,但坐在后排的声音却是能够听得清清楚楚。结果就是,本来想享受一场饕餮盛宴,却被后边的全程讲解搅和的兴趣全无。

场景二:画展

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每到一幅画跟前都会复读机一般地重复一句话:注意看构图,注意看色彩。每次都是一样的话,不厌其烦,孩子注意没注意倒是不知道,却成功地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有个研究结果表明,一句话重复了若干次,每次都会有减弱边际效应,这也就意味着多次无意义的重复这句话,孩子早就充耳不闻了。

秀母爱父爱要遵守公共秩序,以不妨碍别人为前提

在一些孩子学习的的地方,父母给孩子讲解是无可厚非的,但需要注意不打搅别人为前提。可以声音小一点,可以让孩子戴着讲解机,会更有利于孩子自我学习。

父母以身作则遵守公共秩序,孩子才会学会遵守公共秩序,这样的孩子看上去有礼貌又有教养,在外边不仅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扬,也容易获得别人的配合与支持。

不要以孩子还小来为他开脱

很多父母喜欢用孩子还小来为孩子开脱,似乎这样开脱就真的能够让孩子自己就成长就进步一样。

之前有个新闻说一位30多岁的男子,不肯上班,在家啃老,被人批评时,其父母还说:唉,他还是个孩子,他还小。呜呼!

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次,在外国的一个公共儿童乐园玩,一个大概2岁多的小男孩在玩滑梯,滑下去之后大概觉得小石头仍在滑梯上很好玩,于是开始扔石子在滑梯上,听响声。原本在一旁和别人聊天的外国妈妈,走过去对他说“no”,小男孩不听直接淘气笑着跑开了,妈妈也笑着却没有任由他跑开,而是一把抱起他,用他自己的小手去把滑梯上的石子都扒拉掉。

很多时候,父母可能意识到这种做法不对,可能会说孩子,但孩子跑掉时可能也就不管了,或者自己去把石子弄掉,很少见父母去捉回小男孩用他的手去做这件事。

这位外国妈妈不因为孩子小就纵容他,也不因为孩子跑掉就忽略这个行为。

她用行动教会了孩子再小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教会孩子再小也要自己去遵守公共秩序。

教孩子知识也要教孩子教养,不要只做一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教孩子知识固然重要,教孩子教养也不可或缺。

试想,一个总是爱打搅别人,不顾别人感受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餐厅里上蹿下跳,破坏公共设施的孩子,谁看见都会皱眉的,时间长了也容易被周围人孤立。其他的父母看见没教养自私的孩子,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交往。

教孩子知识也要教孩子教养,不要只做孩子一个人眼中的好爸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