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效应:过分的溺爱,是孩子看见世界更美一面的阻碍
文 | 小鸿儿妈妈(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哇的一声来到这个世界,身上承载了一个家庭甚至是多个家庭的使命,好像他们生来就比别人更加宝贵些。有的家长把孩子看的太重,爱的太多,却忘记了如何教孩子怎么做一名“好”孩子。

《都挺好》里的小蒙少,就是典型的被宠坏的孩子。面对父亲的人事任命,母亲觉得触犯到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于是找老公说理,可是几番争执,并没有结果,为了能够保住自己哥哥的工作还有所有娘家人的利益,蒙太提出,如果蒙总执意要这么做,那么就离婚。
小蒙少听见了家长要离婚的消息,当然是不愉快的,什么都没听都没了解,就冲到了爸爸的办公室,要挟爸爸,并告诉他,两个人要是离婚,以后就看不见他了。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并不是父亲主动要离婚,而是因为妈妈的缘故。
后来为了孩子更好的继承自己的事业,蒙总把小蒙少安排进了公司,让苏明玉带着他了解公司的事务,不巧的是,他的娇脾气又出现了,在办公室打游戏、会议里打游戏睡觉,能干的坏事他都干过了。他想用这些幼稚的手段告诉大家自己的身份和“段位”,他们不配和自己较量。
故事的后面是小蒙少的转型,努力学习怎么经营生意等。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面临家庭感情的突变,让他内心的脆弱完全释放了出来,完全没有了成年人该有的稳重和责任。

溺爱不是爱,是伤害。孩子在家长的保护当中是学不会怎么做自己,怎么面对世界的,成长中人格及性格方面也会有缺陷,蛋壳效应之下,孩子们还能茁壮成长吗?
一、什么是蛋壳效应?
蛋壳效应,顾名思义就是指经常生活在温室中的孩子就像蛋壳一样,一碰就碎,他们经不起风吹雨打,经不起一丁点的磨练,只要一遇到不舒服的事情,他们就会失控,变成另外一个人,他们总会以哭闹撒泼耍赖的形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这就是蛋壳效应的孩子给我们的印象。那么,蛋壳效应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呢?
父母大包大揽,为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孩子从2岁的时候开始,就有了独立和自我意识,可是家长们忽略了孩子成长的自主性,总是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好,导致他们动手能力低下,思维逻辑停留在几岁的时候。

爸爸妈妈爱孩子,所有人都是这样,可是我们不应该把这份爱当做替代孩子的工具,有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完成,才算是培养和教育,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任何风霜的。
孩子犯错或者跌倒,总把事情怪到别人身上。孩子和同学大打架,家长气呼呼的和对方争吵,生怕输了一点儿,孩子的气就争不回来,不管是不是对方的错,先骂回来再说。这就是蛋壳效应下的孩子,所面对的家长,做出来的事情。

承担的勇气和责任应该是孩子人生的重要一堂课,错误的教育方式让他不知道承担的意义和方式,没有责任感的孩子,其他的品质都是空谈。
打破蛋壳,拒绝孩子生活在保护圈内,让他去经历风雨,自己成长,才是正确的途径。
二、蛋壳中长大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古时候,一个孩子从小恣意妄为,而他的父母却从不加以约束,结果孩子长大杀了人被判极刑。临刑前孩子提出想再吸吮一次慈母的乳头,母亲就真的解开衣襟喂给他,他却一口咬下了母亲的乳头哭道:“当初你们要是早些管教我,何至于有今日之死!”
是啊,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是为他的生命在负责,规则意识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应该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了,等到孩子犯错了再后悔,已经没有用了。蛋壳下的孩子不仅容易犯错,没有承担的能力,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缺陷。
以自我为中心,无法接受他人拒绝。这样的孩子是非常自我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想深深的烙印在孩子心中,任凭怎样的人都改变不了。

喜欢拖延,自控力差。孩子的拖延症其实也是父母惯出来的,比如上学就应该准点出发,而不是在车的等到最后一刻了才踏进学校的门。
喜欢依赖他人,独立意识差,独立生活能力差。独立能力的欠缺,是蛋壳孩子们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因为长期在父母的一把手下成长,他们很难突然变得可以自己照料一切。
蛋壳孩子人格的健全存在问题,责任意识淡薄,害怕承担,你还在为孩子建蛋壳吗?
三、关爱孩子变成溺爱孩子,这是父母的误区
关爱并不等于溺爱,二者有程度上的不同,父母不能相提并论,为自己找借口。一句“我都是为了孩子好”并不能解释所有的行为。
关爱有尺度,孩子应该学会自己动手。都说家长爱孩子,但是爱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教育孩子,引导他们健康、完整的成长也是爱的一部分。

过度担心孩子受到伤害,不舍得放手。害怕孩子犯错,而拒绝了孩子主动要求洗碗的想法,害怕孩子跌倒而拒绝了他的奔跑,父母就是这样用爱在“伤害”孩子。
不会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对孩子万事妥协。家长的合理拒绝,不仅能够让孩子养成边界意识,也是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没有人能被无条件的满足,孩子也是。
四、拒绝蛋壳效应,父母该怎么做?
理性看待孩子的优缺点。就像父母对孩子说“不”一样,有时候批评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因为我们希望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正视孩子的优缺点,给孩子更健全的人格培养。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学会对错误负责。承担的意义我想家长们都知道,没有责任感孩子是无法在生活、学习和事业上立足的。

孩子是祖国的育苗,虽然需要细心爱护,但能经历风吹雨打,温室和蛋壳虽然舒适,可是孩子未来一定不会这么圆满。
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我是小鸿儿妈妈,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