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信还是自卑,取决于父母是否做好3点,你做到了吗?

文 / 家长课堂
2019-09-18 12:05
自信,是一个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石。

自信的孩子,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有面对挫折的能力,有让自己开心的能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乐观的性格,将会对她们的童年乃至一生都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

孩子自信还是自卑,取决于父母是否做好3点,你做到了吗?

1、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

无条件的爱,指不管孩子健康还是病弱、漂亮或是丑陋、成绩好还是成绩差,父母都会永远爱着他们。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你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孩子心里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并学着戴上势利的眼镜去面对爱与关怀。

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们会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2、尊重使孩子自信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是无可厚非的,家长的权威使得孩子无条件的听从父母的安排,自然孩子的想法会因此而被忽略。家长的居高临下的姿态使得孩子的想法不够被重视。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孩子也一样,他们希望得到父母、老师及其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们童年世界的各种美好,甚至无知。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轻视孩子的感受。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更加能够教会孩子爱的真正含义。父母的尊重使得孩子的内心充满安全感,在性格表现上更加有自信,在能力表达上更加出众。

3、赞赏使孩子自信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特别是父母的肯定,这是激发他们奋发图强的最大动力。就广义的层面来讲,“肯定”是对某件事物或某人的言行,表示一定程度的支持和赞同,而给予适当的善意响应。

而这种响应对于天真无邪的孩子,往往具有巨大的正面效果,除了激发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乐于表现自我分享创作成果,更可以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的热情。

久而久之,孩子好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长处会越来越长。孩子因为自己的长处而得到自信。

自信,一个人真正内在的自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培养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

如果想让你的孩子自信、淡定,多些鼓励与肯定,多些爱的表达,孩子一定会过上更好的生活,走入社会后,他才是一个没有负担、没有负能量的自信满满、简单快乐的人。

让我们的孩子,在规则与爱中,感受最大的自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