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专注力很差”,了解“专注力时间公式”,别总冤枉孩子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侄女今年三岁了,但是小侄女的妈妈总是相信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总是引导孩子看书,玩积木,拼图等益智的游戏;但是小侄女总是三分钟热情,哪怕妈妈给的绘本多么的精彩;积木是多么的多样,小侄女过了没几分钟就专注力就不在上面了。
引得小侄女的妈妈很是心急:"你说这怎么办,我家孩子的专注力怎么就这么差呢?"每次逢人就吐槽自己的女儿。"嫂子,你也不想想小侄女她才多大啊,三岁,这么小,专注力不集中那也叫事儿?"
的确是这样的,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专注力很差,其实是父母用大人的角度去思考孩子在专注力上的能力,却忽略了孩子年龄的问题。
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讲讲到底孩子的专注时间要多久才是正常的范畴呢?我们家长能不能用什么方法来改善孩子的专注力呢?

了解"专注力时间公式",别总冤枉孩子!
想要挖掘孩子的正常的专注力力度,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专注力时间公式。这个公式是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个组织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
Attention span for learning = Chronological age +1
----孩子的专注学习时间=生理年龄+1
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举个例子:
就好像5岁的小孩子,他们的专注学习时间平均为6分钟。就像成年人一般在经历过高度集中的时期过后,我们会感到疲劳很容易转移注意力;而年幼的孩子则是更加容易大脑松懈,就像我家的小侄女一样,哪怕那个小玩具做得再精致再好玩,过了没多久就会没有刚刚开始的喜欢。而小侄女的妈妈还想三岁的孩子想成年人一样能够专注的看书半小时以上,简直就是有点异想天开!
所以各位爸爸妈妈觉得自己孩子不够专注,这个公式就是一个很好的模板参考,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纪和行为来判断孩子的专注能力的高低。家长们就不要强人所难,要求孩子安安静静的专心的把一本书看完,将散乱的拼图拼完整。也不能冤枉了孩子三岁看老,你看看你,什么都不能专心!
同样地,美国的研究者们还在这个研究中发现了:每个孩子的专注时间是有弹性的。也就是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他们的专注时间就不一样。
各位家长在按照专注力时间公式给孩子进行评估测试的时候,也要全面的看待,不能轻易的从一个小点得出: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

家长要挖掘孩子不专注背后的原因
在了解到专注力时间公式的时候,各位父母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个初步的印象。但是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仔细思考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孩子为什么不能够专注学习?
我们很容易发现年龄越小的孩子他们的自控力越是不好,五岁的聪聪在看绘本学生词的时候,本来是很认真的,但是没多久就被窗外的鸟儿吸引走了。
父母就可以深入的想想:
是不是这本书不合孩子口味,很枯燥?还是书本的内容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陷入了瓶颈就放弃了?还是孩子哪里不舒服,是凳子不够软还是桌子太高了?还是孩子本来就是对于外面的声音很敏感?
其实这些都是诱发孩子不再专注学习的诱因,上次有个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朋友和我讲到,很多孩子本来在认真的做手工,但是只要外面传来一点点不和谐的声音,班上绝大部分同学都会抬起头,转移了注意力。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况,而老师这个时候并不会呵斥孩子们,只会稍作提醒:"还有十五分钟就下课了,同学们的手工作业得加快了哦!"还有一次,朋友看见一个小女孩坐在座位上扭捏不停,注意力根本就不集中,朋友并没有大声喊她不要乱动而是走过去仔细检查,结果是小女孩不小心将水倒在裤子上,湿透了,又不好意思讲。后来换了裤子小女孩又能专注的上课了。
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不专注的行为现象,还有深入看到其埋在海底的巨大冰山。

孩子专注力很差,家长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 肯定并满足孩子的开小差的需求
孩子为什么不专注于一件事情,因为他们对于是否专注学习的信号和我们不同。对于成年人的定义,专注指的是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的做好一件事情。
但是有些孩子却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有些孩子特别难快速进入专注状态,他们的手里没有一个小东西,或者没有什么小动作他们就根本难以做别的事情。
而对于孩子这样想要开小差的欲望,家长可要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孩子买一个可以解压的玩具!甚至在要写作业时候孩子也可以拿着它们。
家长可以神奇的发现,孩子本来不情愿进入学习时间的烦闷状态,在孩子拿捏着解压玩具的同时,他们慢慢的就会进入专注力集中的状态。因为被孩子揉搓拿捏的玩具已经帮助他们派遣了负面的情绪。
而这些玩具在美国的叫法是"fidget toys"烦躁玩具,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巧,可以让孩子完全的握在手里面揉搓!

- 提前告知孩子事件,更早准备进入专注期
其实培养专注,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于每件事情发生的预期控制能力。大家可以试试,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专注力是不同的,不仅仅是家里与学校的氛围不同,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学校已经有一个固定的流程,孩子已经能够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提前做好了准备。
就好比孩子知道上课时间是45分钟,期间他可能会想上厕所,想要打盹,但是课堂纪律都不允许,所以他就在内心暗示自己:就一节课,等下下课就好了,再坚持一会!
其实我们家长在家里也可以利用这样的策略,让孩子适应规律的提前排好的生活。就比如早上8点是早餐时间,那么孩子就会在8点前准备好;今天需要练字一个小时,孩子脑海中早有预期,他们就会更加从容的完成。
很多孩子在坐了十多分钟就按捺不住,躁动不安,因为他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 用孩子最爱的游戏培养其专注力
在孩子被家长强硬的送去"增强专注力"的兴趣班,让孩子被动的接受其熏陶。殊不知最好的办法就在孩子的身边,那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通过游戏的方式一步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1)你说我画或者你画我猜
游戏可以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完成,让一个人拿住幼儿的图卡,将图片上的动物,植物等物体用语言描述出来;另一个孩子负责听话再画出来所描述的东西。这个过程需要两者都要十分专注对方,一个要听,一个要想。
(2)识读乱序数字
家长可以准备很多张乱序的数字表,在一定时间内让孩子自己连线排好数字。这个方法需要孩子高度集中的精力,促进了孩子的逻辑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各位爸爸妈妈有没有学到啊?深入发掘孩子专注力是否真的不好,当然了,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父母们也不要焦急,任何事物都有其解决方案。在观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再好好思索一下上面的方法吧!

我是奶嘴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