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演员刘露大闹高铁站:被行拘被解约!教会孩子规则意识有多重要

文 / 凝妈悟语
2019-09-21 14:58

文 | 凝妈

女演员刘露刚出道不久,就因为大闹高铁站,被行拘5日,现在又被经纪公司解约,以后的路该何去何从?自己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9月份,湖北宜昌东站安检人员,发现一名女子携带疑似易燃压缩气罐,要求她开包检查。自己声称让朋友来取,却偷偷把压缩气罐带进了候车室,企图蒙混过关。

民警对她的行为多次警告,她却大喊大闹,态度恶劣,放话说“我是公众人物,你完了!”接受调查时,态度依然嚣张,“我需要一双袜子,否则我5000块钱的鞋子真的是承担不起我这只脚。”

该女子因为阻碍执行公务、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武汉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处罚之后,该女子仍然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既然自称是公众人物,但并没有反思和道歉。

直到视频流出,身份被曝光以后,网友们都知道这名女子原来是女演员刘露,她这才出来道歉。对她的道歉,网友并不买账。现在经纪公司已经与她解约,对她的演艺之路无疑是一次重创。

现在这种不遵守公共规则的事情很多:过马路闯红灯、抄近路翻越护栏、坐公交车拥挤不排队、在路上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不该吸烟的场所吸烟、置公共安全于不顾随意携带危险物品、高空抛物等等,数不胜数。

很多人没有规则意识,或者太把自己当作人物,甚至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规则随便破坏一次酿不成大错。岂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古人已经在教我们这些道理,我们再不警醒怎么说得过去。

不遵守规则首先害的是自己

不遵守规则,从大了说破坏公共规则,影响他人的利益和安全。从小了说,直接受损失的是自己。

像演员刘露,事业刚刚起步,没有多少人认识她,这下因此而红,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她遵守规则,将压缩气罐进行安全处置,不至于发生后面一系列问题。现在倒好,自己的事业就此停滞,还怎么成为她心目中的“公众人物”。

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有多少人翻越护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的失去生命、有的头部被护栏卡住,有的衣服被护栏挂住。为了一步之遥的痛快,却付出惨痛代价,是多么令人惋惜。

因为闯红灯付出生命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现在很多孩子都没有这种规则意识。过马路不看红灯、不注意过往车辆,好像没事人一样,直接通过,车速都那么快,看到时刹车都来不及了,车祸就这样轻易发生。

从小教会孩子规则意识有多重要

规则意识,是指社会成员以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并加以自觉尊崇、服从的意识。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规矩,社会将变得一片混乱。

6岁以前的孩子会经历社会规则敏感期,这段时间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培养,有助于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生活规范,将来拥有更自律的生活。

✿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3岁以前,孩子多数在家由家人陪伴,家人帮办比较多,孩子的规则意识就很难培养。比如玩完玩具后,家人会帮忙整理好,孩子就没有收拾玩具的规则意识。到了起床时间,没有上学任务,不需要按时起床,就没有时间意识。

3岁以后,孩子就要上幼儿园,家长就要提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提前适应集体生活。比如玩完玩具以后,让孩子自己收到固定的位置。养成按时睡觉、起床的习惯,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告诉孩子做事情按顺序、要排队,这些都是幼儿园需要的基本规则。

✿帮助孩子提高生存技能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可以帮助孩子适应社会生活。比如过马路要注意观察红绿灯,绿灯的时候才能过马路。过马路时注意左右看一下,防止有车辆突然驶来,发生危险。这些都是基本的生存技能,关乎孩子的生命安全。

✿帮助孩子提高个人品质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教养的孩子,在社会上会更加受欢迎、更加吃得开。比如坐公交车,遇到人员很多时,注意排队,先下后上,维持秩序,利人利己,慢就是快。在马路上需要方便时,要找厕所。打喷嚏时掩住口鼻,防止影响他人。

如何教会孩子遵守规则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要从小做起。在孩子心里埋下规则的种子,孩子长大后习惯成自然。不要以为孩子小,等大了再培养。错过了关键敏感期,再想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就需要花费10倍的精力。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并不难,家长把这些方法贯穿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就会自然学会。

✿游戏

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活动,是促进孩子规则意识形成的主要途径。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进行自主活动,从而提高学习规则的积极性。

比如要让孩子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的规则。可以在家里设置相关的场景,玩角色扮演游戏。

在地上画上斑马线,爸爸举着牌子做红绿灯,妈妈和孩子一起做行人。模拟过马路,过路口一起在斑马线。看到爸爸举着红色的牌子,就停下来等一等。看到爸爸举着绿色的牌子,就向前走,走过路口。如果能找到多个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效果会更好。

✿书籍

现在讲规则的绘本、小画册特别多,可以给孩子买几本,每天给孩子读一读。书上形象生动的图画、文字,很容易让孩子记住一些规则。

比如二宝常看的《培养好习惯》系列,分为在家里、在街上、在幼儿园三部分。文字很简单,基本是“三字经”,朗朗上口,卡通图画很大很直观,特别适合孩子阅读记忆。

单看在街上这些规则,很是全面:“红灯停,绿灯行”、“走天桥,最安全”、“马路上,不玩耍”、“乘汽车、不探头”,“让座位、有礼貌”、“爱环境,不摘花”、“爱古迹,不乱画”、“观动物,勿乱扔”、“野餐后、打扫净”、“乘电梯,手扶好”、“在餐厅、不喧哗”。

✿从小事做起

一位名人说过:“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给孩子立规 矩,有助于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在家里,多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家人少代劳。孩子很小的时候,做事不到位、很慢,家长等不及,就直接帮着做了,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收拾玩具,孩子开始不会收拾得特别到位,大人可以指导他如何收拾,熟能生巧,孩子多实践,随着动手能力的增强,就会收拾了。

孩子对什么都很好奇,比如喜欢捡垃圾,大人会赶紧告诉孩子“太脏了,别碰!”其实这样就失去了因时施教的机会。可以告诉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筐里,让孩子养成正确处理垃圾的习惯,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呢!

✿持之以恒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一本书中说过,行为必须不间断地重复才能变成习惯。伦敦大学学院的健康心理学家费莉帕·勒理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证明 66 天以上才能养成稳定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孩子容易出现懈怠,家人一定注意持续督促,不要看孩子干了几天,就以为养成习惯了,其实任重而道远呢!

比如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规则,坚持一周很好,第二周家人就放弃了对孩子的管束,孩子观察睡晚一次也没事,第二天还没事,后来就放任自流。再想培养这个规则,又要从头做起。

著名作家克雷洛夫说“不要过分的醉心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限 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

孩子不管不成器,一定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以身作则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的大人培养不出有修养的孩子,一个常闯红灯的大人也养不出遵守交通秩序的孩子。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首先自己要有规则意识。

家长先把一些规则牢记在心,在带孩子的过程中,给孩子做出榜样,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所谓言传身教,身教的作用大于言传。

有一个爸爸带孩子外出,到了一个停车场,有很多车位,爸爸就随便把车一停,压到了另一个车位。孩子看到了说“爸爸,你的车停歪了!”

爸爸当时感觉,反正那么多车位,歪了也不影响别人。后来转念一想,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赶紧重新发动车子,将车停到了车位的正中间。孩子为爸爸的行为感到开心。

@凝妈悟语: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讲究方法、讲究原则、持之以恒,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别等到孩子到了,被社会教训,那就是害孩子了。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