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家务不用管?家长别“无知”了,会做家务的孩子学习更好

文 / 尼莫妈妈育儿师
2019-09-22 16:12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几年有个很火的《少年说》,里面的小付同学和妈妈抱怨道,"总是让我做家务,每天那么累还要刷碗扫地,学生的重点就应该在学习上面啊!"却被睿智的妈妈秒怼:"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将来你的另一半也是千娇万宠的,她为什么就要承担所有的家务,你得具备责任感,才会是个成熟的成年人。作为一个男孩子,你不仅要泡得了书房,下得了厨房,你的未来才会很幸福!"

这位妈妈是个双商很高的妈妈,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特别是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泡在书里,那些家务就是爸妈该做的。但是孩子真的只需要一心只读圣贤书,不用做家务,就可以学习得更加好吗?

孩子不做家务≠好好学习,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吧!

在哈佛大学的有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揭示---将爱做家务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较,他们成年之后的就业率是15:1,犯罪率是1:10。前者的收入和婚姻满足度也比后者高了许多。

在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是超级豪门家族,他们家族六代各个都是精英,没有一个败家子。他们的家规只有两个:孩子从小要学会做家务和记账本。

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想让孩子学习成绩好,成为精英,第一步就是让孩子参与到生活,让做家务成为习惯。

那么很多家长就会有疑问了,那应该给孩子安排什么样的家务呢:

· 一到两岁:

引诱孩子拿奶瓶等小物体

让孩子扔尿不湿

送小纽扣、积木等"回家"

· 三到四岁:

收拾自己的小玩具箱和物品

自己穿鞋

会摆放碗筷,自己扔垃圾

擦桌子

自己刷牙洗脸

· 四到七岁:

饭后会收拾自己的餐具

睡前准备好第二天的衣服

整理小书包

会简单的洗水果

摆放好桌椅

会清洗自己的小手帕和内裤袜子

· 小学后:

整理自己的衣柜,并摆好

定时打扫自己的房间

饭后收拾碗筷,学会洗碗

能够独自上学

可以将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处理好

将自己的文具和用品分类摆好

能够帮妈妈拖地擦窗户

会用烧水机和煮饭机器

…………

其实这些对于学习能力和模范能力极强的孩子们来说都是很简单的,只有学会了真正的实践和学习理论,才会是个学习很好又听话的乖宝宝!

为什么从小会做家务的孩子双商都很高?

· 孩子的学习和智商更加的优越

这可不是空口白牙的说辞,而是经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严密研究调查,发现孩子在爱做家务的家庭和不爱做家务家庭的孩子,前者孩子的学习成绩优秀的比例是后者的27倍。

其实,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参与到生活里面来,而不是让孩子只在书本里寻找真理。局限于可课内单一的学习,而不去真正的实践参与家庭生活中的锻炼只会让孩子纸上谈兵。孩子动手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得不到发展,智商的发育自然就不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 让孩子学会如何去爱人

我们不能让孩子觉得爱就是别人一味的付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如何去爱别人。一个会做家务的孩子一定也是个懂得体谅父母的好孩子;只有亲生去体验家务才会明白父母的难处和不易,知道父母为这个家里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汗水。

孩子在经历过一天的学习回来再洗碗,"原来妈妈每天都这么辛苦,下了班不仅要去买菜还要洗碗。"

只有经历过,才会珍惜父母的爱,也会让年幼的孩子学会付出学会去爱他人。

· 孩子的逻辑能力更加的清晰,独立自信

当父母将家庭的家务分担给孩子的时候,孩子就要在小脑瓜里想怎么去做,如何做的更好。脑到,心到,手到;孩子的动手能力会更加强大,灵活敏感。

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了这件家务,心理就会得到满足感,会变得自信,也能够很好的适应以后的住宿生活。

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轻松持久的保持参与家务的好习惯?

  • 不要完美主义,重要在过程

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做家务除了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就好,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孩子不能够完美的完成家务,有的时候孩子添乱,干脆我就一口气做完吧。

其实这种想法是很不理智的,没有人天生会做家务,正是一次次的实践和失败才让孩子从中吸收到教训,通过改正才会做得越来越好。

在孩子洗碗的时候打碎了盘子,弄得泡泡全都是但污渍还是残留在那,家长不要急于说骂孩子,而是要告诉孩子要怎么去做,或者引导孩子去做好。"你看沾了洗洁精,碗是不是很容易就滑落,你可以戴手套洗或者你可以在水槽上方冲水,这样就不怕了。""洗了这么多次碗,你觉得洗洁精放多少比较合适啊?"

让孩子在积极的参与里慢慢摸索。

  • 给孩子合理规划任务,具体细致

很多父母都会给孩子下达很笼统的命令:"去把你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可是这么泛的范围,会让年幼的孩子很不解,打扫干净?到底什么才算是打扫干净呢?

这就需要父母将家务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交于到孩子的手里,让孩子明确的做到。就好像收拾房间:先去把玩具箱整理整齐,再把书柜的书摆好,将桌椅擦干净,在扫地拖地!孩子才会积极主动的完成这些明了的任务。

另外一个方面,爸爸妈妈们应该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表,并且对于孩子不太熟悉的家务进行演示;慢慢的家长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制定规划表---起床得铺好自己的被褥;晚上要将第二天上学的东西准备好;每一周收拾一次自己的房间;每一天帮助妈妈完成两个家庭合作家务等。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孩子也会觉得参与到家庭家务也是自己的一份责任,而且能够很好的完成。

  • 家庭全员参与,奖罚分明

家务不能够只是有妈妈一个人承担,爸爸和孩子也要参与进来,每个家庭成员都得有这个责任意识,这个家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我们要一起建设。作为新时代的新新人类,家庭成员可以将家务划分为很多个小纸条任务,分到每个成员的手里。

好的开明的氛围才会在家里蔓延,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完成自己的小任务。而我是很不推荐父母用奖励金钱引诱孩子做家务;这样孩子会觉得这些家务都是你必须做的,我做这些得需要酬劳。

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张贴一张奖励表,上面记录孩子一个月来的表现,比如说今天孩子负责洗菜和摆桌子,家长就可以在表上那栏贴上小红花。当然如果表现的不好就可以撕掉一朵,在集齐一定数目的时候,家长可以满足孩子一个小要求。比如周末去看电影,去游乐园等!

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我们每个人都有建设它的义务和权力!而让孩子从小就参与到家庭劳务中,不仅是对孩子大脑发育的促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高情商,让孩子学会爱人,学会承担,学会付出。有的时候学会做人比学习更重要,做人相当于树根,如果树根相当牢固,你还会怕孩子学习能力差吗?

我是尼莫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