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格局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3种苦,你做到了吗?
诗人于戈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经历不到这些,他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长,每经历一次打击,就会更成熟。
有格局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3种苦,你做到了吗?
1、吃过失败的苦,孩子才有一颗强大的心
电影里有句台词让人记忆深刻:“当你认为最困难的时候,其实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时候。”
失败过后,你需要关心的,不是你是不是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是否甘心。不甘心那就爬起来继续奔跑,将失败的苦涩抛之脑后,继续咬牙坚持梦想。
失败不可怕,不敢直面失败才可怕。失败很痛苦,但也让人清醒。不断反思自己的问题,找到失利的根源,在自省中练就了战胜挫折的能力,也打磨出了一颗更加勇敢的心。
只有经历过被打趴在地上的的痛,不甘心的煎熬,遇到更大困难时,才能以“我不服”的姿态强势逆袭。

2、吃过坚持的苦,终成为铺垫成功的路
我们让孩子做事要坚持,不是为了让他们去承受皮肉之苦,而是让他们体会与自己赛跑的过程;不是为了让他们一定要成为成功者,而是让他们学会任何事情坚持到底就会有收获。
周杰伦小时候练琴,全靠妈妈一根藤条在后面逼迫。他也曾经怀疑,为什么别人能在外面玩,而我要每天练琴。现如今,他感谢妈妈的坚持,也感谢自己的坚持。
有格局的父母,既会给孩子捧在手心里的疼爱,也舍得让他体味苦尽甘来。
品尝坚持的苦,让孩子品格坚毅,遇到更好的自己。

3、吃过被教养的苦,孩子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孩子在犯错后若得不到及时教育,就会失去是非观和敬畏感,变得更加自私自利,有恃无恐,迟早会被社会狠狠地教育。
哲学家洛克说:“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没有教养,再有利的资源优势也会成为他的劣势,让人唯恐避之而不及。
只有学会了遵守规则、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孩子,才能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终有一天,要学会放开手,让孩子去吃苦,去蜕变。舍得让孩子吃苦,他才会有能力触摸幸福。
给孩子讲再多道理,都不如他亲自去历练、去尝试,去体味受挫的心境,去思考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