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多了,孩子将父母话变耳边风,不得不吼?那是出现超限反应啦

文 / jason妈咪有办法
2019-10-04 17:55

盼盼读四年级,可是妈妈却越来越觉得很难管,有时候父母唠唠叨叨说半天,孩子就是不往心里去。

学习,做作业,做家务,周末早晨出去锻炼锻炼。这些小时候盼盼都很喜欢的事情,长大以后,父母还希望他继续坚持下去,可是不管父母怎么说,盼盼就是不愿意。

有时候上班的父母也特别希望和他认认真真的有一次良好的沟通,可是沟通来沟通去,孩子就是不愿合作,父母很是感到困惑和烦恼,有的时候好话坏话,说了一箩筐,看看为什么就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呢?

其实,越是长篇说教,越容易成为孩子拒绝的魔咒。

父母给盼盼报了一个羽毛球班,有一次要准备去参加羽毛球比赛了。盼盼爸爸告诉他,还有20分钟咱们要出发了,这个时候邻居的小朋友过来说,盼盼咱们去草地上踢会球吧,盼盼看了看爸爸,爸爸为了不给孩子扫兴就答应了,并告诉他提前5分钟回来。盼盼也愉快地答应了。

可是过了15分钟了,盼盼也没有回来,盼盼的爸爸急坏了,有点坐立不安。后来大约过了25分钟盼盼才回来。一进屋子就很抱歉的对爸爸说对不起,我刚才和小朋友踢完足球,去他们家吃冰激凌了,后来又玩了一会儿,就忘了回来的时间。

此时此刻,盼盼的爸爸就有点恼火了。正准备火冒三丈长篇大论地发作。妈妈在旁边做了一个用手指堵住嘴发出嘘声的动作。

原来是听到心理专家的建议,盼盼爸爸和妈妈有一个约定,今后不再对着儿子唠唠叨叨个没完。

盼盼和平常一样准备接受一场雷霆发作,没想到父母再也没有提这件事,后来羽毛球比赛上盼盼表现得相当出色,属于盼盼的第1次超水平发挥。

爸爸和妈妈也终于发现了,过去唠唠叨叨的说叫孩子的教育方法,确实是一个错误。

学会倾听孩子的意见,才会让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孩子也才会愿意听父母的意见。

美国哈佛著名心理学家鲁格斯有一句如何批评孩子的名言,父母越是说教,孩子越是抗拒,父母以表扬的方式来批评,孩子却非常容易接受。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说白点,就是:“要想说出的话有力量,就别唠叨”

为什么再刺儿头的孩子,到了部队里都服服帖帖?因为部队教官的指令干脆坚决,从不拖泥带水。越是冗长、繁琐的指令,越没有执行力。

如何解决喜欢唠叨的局面?

  1. 首先要让孩子听进去

父母的长篇大论说教,表面上的效果就是父母在说话,可是有没有效果,只有父母自己知道。其实孩子根本就没有听,而是只是听到父母在说话,并没有听进去里面的意思和要求,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有一种逆反的心理。

2.和孩子一起寻找对策。

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有的作业不会做,那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没有哪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解决,除非他是天才。

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当母亲的不要去指责他,去做一番说教。正确的做法是:

爸爸问:今天老师留的数学作业,哪一道题不会做?

孩子回答,第2第3题,不太会做。

爸爸问:为什么觉得第二第3套题有点难呢?

孩子回答,我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做。

爸爸接着问,老师讲到了吗?

孩子回答,老师讲到了,但我没有听清楚。

……

爸爸回答,那我帮你想想看。

然后爸爸和孩子一块,想这个问题怎么解答?最后很愉快的就把这道题给解决了。

解决难题后,爸爸还不忘了叮嘱一句,以后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哦,千万不要走神,就像今天这样,第二、三题就会导致不会做。

3.孩子犯了错,要就事论事的批评,不要扩大化

妈妈给盼盼买了一件新衣服,盼盼很高兴的穿着去上学了,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和同学们踢了一会儿足球,由于由于天太热和运动出汗就把衣服挂在树枝上,回来的时候忘了穿上。

新买的衣服就这样丢了。妈妈曾经为此数落了盼盼半个多小时。“过去我就一直告诉你,脱下的衣服,一定记得穿上,可是说了100多年,你什么时候能记得住。”说到后面,爸爸妈妈上纲上线。长此以往,爸爸和妈妈就越来越发现,两个人唠叨的本事越来越强,对孩子却越来越不起作用。

还好他俩已经意识到了错误,下决心要改。

4.充满温情的小纸条

盼盼小时候特别怕狗,长大了,也没有改过来这个小毛病,主要是数百米外听见狗叫声,他们立马反应过度,会躲在树后面,半天也不动。

有一天,爸爸突发奇想。在一张小纸条上画了一幅画,一位小朋友手里牵了一只小狮子,前面有五六只小狗,小朋友用手一指,那些小狗立马试图逃散。

爸爸拿着小纸条,对着盼盼解释说,爸爸就愿意当你身边的那只小狮子,保护我们家的小儿子。从此以后,盼盼看见小狗狗,也不觉得害怕了,因为他总觉得爸爸像一只凶猛的狮子始终跟在旁边。

5.拒绝语言暴力

很多父母认为我从来不动手打孩子,骂骂孩子总是可以的吧。

哈佛教授鲁格斯说过,咒骂孩子不等于批评孩子,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有时候远远超过肉体上的一顿暴揍。

前些天看见网上有一个视频,有一个孩子,由于一不小心打坏了家里面的一只珍贵的花瓶,那个爸爸骂孩子近10分钟,各种难听的都一股脑上来了。

总之我们要铭记一句教子名言:孩子幼小的心灵,经受不住父母唠唠叨叨的毒害,更经受不住语言暴力的打击和伤害。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

推荐阅读: